人在丹陽的張遼接到了艾朗發來的命令,當即與趙雲等將商議。不久之後,張遼便決定讓趙雲帥三千步軍守衛丹陽,他自己則率領一萬二千步騎殺奔會籍去了。而差不多與此同時,人在吳郡的徐晃甘寧也接到了艾朗的命令,兩人稍作商議便決定由甘寧率三千水兵留守吳郡,而徐晃則率領另外一萬七千水軍東出吳郡從登陸的海港登船,準備從水路前往會籍東邊的海岸登陸。按照徐庶制定的做戰計劃,這一路兵馬將在會籍東邊的貿縣附近登陸,然後掃蕩會籍東邊貿縣、句章、餘姚、上虞等縣從東邊進逼會籍,與張遼率領的大軍形成東西夾攻之勢。
此時的會籍城早已城門緊閉徑直任何人隨意進出了。原本熱鬧的街市變得一片寂靜,沒有一家店鋪開張,而街道上也難見到行人的身影。整個城市都被一股不安的氛圍籠罩著。在城西城門附近的悅來客棧中,幾個來做生意的倭人商賈聚在一起,人人面有憂色的模樣。就在這時,房門突然被推開,一個倭人奔了進來。房間裡的幾個倭人立刻看向他,最年長的那個倭人用倭語問道:山本君,怎麼樣了?那個被稱為山本君的倭人一臉擔憂地道:已經打聽確實了!確實是漢朝驃騎大將軍呂布率領大軍打過來了!聽說北邊的吳郡和丹陽郡都已經被呂布大軍攻陷!……
房間裡的幾個倭人全都焦躁起來,一個乾瘦的倭人沒好氣地道:我們真是倒黴!竟然會碰上這種事情!另一個相貌頗為英俊的倭人用渴望的語氣道:倒也不必太過擔心了!這裡距離吳郡丹陽都不近!說不定呂布軍不會到這邊來吧!話音還未落,窗戶外面便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
幾個倭人不禁擔心起來,趕緊起身奔到窗戶邊,推開窗戶朝外面張望。只見一名負責打探軍情的斥候騎兵正從西城門賓士進來,轉眼之間便經過了幾人暫住的客棧下面直朝遠處奔去,噠噠噠噠的馬蹄聲在這寂靜的大街上格外刺耳,讓人禁不住心中不安。一個倭人情不自禁地皺眉道:希望不要是什麼壞訊息!否則的話……其他的倭人也都面有憂色的模樣。
不久之後,太守府中。吳景和董襲接見了那個剛剛奔入城中的那個斥候。斥候一見到兩人便惶急地道:不好了大人!呂布軍打來了!董襲眉頭一皺,呵斥道:慌什麼?斥候嚥了口口水,定了定神。吳景問道:究竟是什麼情況?對方有多少兵馬?大概,大概一兩萬人的樣子!
兩人聽到這個數字,都不由得定下神來。吳景沒好氣地道:區區一兩萬敵軍竟然就把你嚇成了這個樣子!真是沒用!斥候大感羞赧說不出話來。
董襲對吳景道:大人,我想率五千人馬前往蕭山渡口,趁著他們半渡之時伏擊他們,定可殲滅他們大半!如此一來敵軍銳氣受挫,我們要守住會稽可就要輕鬆一些了!吳景有些猶豫,最終還是點頭道:好!那就這麼辦吧!隨即關切地問道:董將軍的傷不要緊吧?董襲哈哈大笑,拍了拍胸膛,豪聲道:這點傷算不了什麼!這就沒事了!隨即抱拳道:事不宜遲,我這便去了!吳景抱拳道:將軍小心啊!董襲一點頭,便奔出了大門。不久之後,董襲便趕到了軍營,點起五千官兵出城而去。
那些個倭人眼見那個叫董襲的大將率領五千兵馬從西城門奔出城去,知道最不想看到的情況只怕真的成為現實了。一個倭人憂心忡忡地道:這一開戰不知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只怕,只怕會誤了大事啊!其他人也都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然而此時此刻,他們這些人除了擔心之外卻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話說董襲率領五千兵馬直達蕭山,隨即便令兵馬在山林中埋伏下來只等敵軍來到。這蕭山在浙水的東岸,由於這一片地區水流和緩,因此此地便搭建了兩座浮橋,專供東西兩岸百姓往來交流之用!
一名軍官奔到東西面前抱拳道:將軍,我們是不是應該焚燬浮橋?董襲沒好氣地道:焚燬了浮橋豈不是告訴敵軍我們有所準備了?傳令下去,往浮橋上澆上桐油,切不可放火。軍官應諾一聲奔了下去。不一會兒,百餘名官兵抱著大罐小罐奔上了浮橋,將一罐罐的桐油都澆在了浮橋之上。完了之後,這些官兵迅速離開了浮橋,退回了山林之中重新隱藏起來。董襲看著不遠處山下的兩座浮橋,面露興奮之色,喃喃道:來吧!快來吧!這一回倒要叫你們知道我江東兒郎的厲害!
大概一個多時辰之後,太陽已經西斜了。就在董襲等得焦躁之時,旁邊的一名軍官突然指著西岸遠處叫道:將軍你看!董襲連忙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赫然看見一支兵馬正從遠處的一片丘陵背後轉過來直朝這邊而來,有騎兵有步兵,正是呂布軍!董襲興奮不已,揚聲喊道:兄弟們,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