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3 / 4)

父、叔叔和祖母接力一般的領養,才將他撫育成人。阿布拉莫維奇的祖輩並不是俄羅斯人,家族的根來自立陶宛,只是在1940年前蘇聯侵佔立陶宛時,阿布拉莫維奇家族就遭遇了噩夢——他的祖父母都從立陶宛的陶拉蓋被髮配到西伯利亞。

羅曼的母親伊蓮娜是一個很有音樂天賦的女人,父親阿爾卡蒂在一家建築公司上班。根據後人的回憶,阿爾卡蒂個性豪放、外形英俊,最大的夢想就是有朝一日能離開前蘇聯,去猶太人為主的以色列定居——從這種夢想也能看出阿布拉莫維奇一家當時的生活狀況。1966年10月24日,羅曼?阿爾卡季耶維奇?阿布拉莫維奇出生在薩拉托夫,一個被俄羅斯人認為幸運的藝術之城,只是他的出生,帶給父母的,卻未必是幸運。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中篇 阿布拉莫維奇是誰(4)

羅曼出生後不到一年,母親伊蓮娜又懷孕了。在這個一切生活物資都實行配給制的時代,多一張吃飯的小嘴,對父母都是莫大的生活壓力,何況這還是一個猶太家庭。伊蓮娜決定不要這個孩子,可是生活的窘迫,使她無法去正規醫院流產。這次非正規的流產手術過程中,母親血液感染病菌,就在羅曼週歲生日前一天,母親去世,這時她才28歲。

妻子的去世,對還在瑟克特夫卡爾上班的阿爾卡蒂打擊極大,他只能在更瘋狂的工作狀態中排遣苦難,兒子羅曼完全被交給祖母塔季揚娜照看。即便這樣,阿爾卡蒂也沒能恢復到正常生活中。1969年5月的一個週末,阿爾卡蒂主動去建築基地加班,沒想到施工現場一個巨大的起重機搖臂突然斷裂,阿爾卡蒂雙腿被生生砸斷。幾天之後,阿爾卡蒂因為骨髓壞死堵塞血管而英年早逝。這時兩歲半的羅曼成為了一個徹底的孤兒。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經有過一段文字,“孤兒是一個偉人的洗禮”,他的意思是許多孤兒能成為偉人,是因為他們從小就不會受到父母生活習性和期待的拘束,然而現實生活中,尤其在前蘇聯那種侷促的物質生活環境裡,一個孤兒要長大成人得面對多少磨難。似乎只有兩種選擇,擺在兩歲半的羅曼面前,不是和祖母塔季揚娜在瑟克特夫卡爾生活,就是被送進孤兒院,這時定居烏克塔的伯父列布伸出了親情之手。烏克塔,這座莫斯科看東北方向一千多公里之外的小城市,留下了羅曼第一段生活足跡。

列布和魯德米拉有兩個女兒,娜塔莎和伊達,比羅曼都大了10歲以上,不過這個家庭對羅曼的照顧無微不至,因此羅曼和伯父伯母以及兩個堂姐感情真摯,也和這段童年經歷有關,二姐伊達後來是阿布在楚科奇“希望之柱”專案的負責人。羅曼從上小學開始,就是一個懂禮貌守紀律的孩子,或許這樣的性格,對於一個生長在排猶情緒強烈社會之中的猶太孩子,是未來出人頭地的必要。伯父列布在當地供銷社工作,通曉俄羅斯黑市交易,這個家庭雖然居住環境不佳,但其他物質生活上不算匱乏,有人甚至認為,阿布做生意的本領,最早就是伯父啟蒙的。

不到8歲,羅曼又被送到莫斯科,和祖母塔季揚娜生活。後來他被送到第232中學唸書。叔叔阿布拉姆對他關愛有加,在老師的記憶中簡直超過了其他同學的父親。每次學校考試成績一出來,都是阿布拉姆趕到學校去了解羅曼的考試情況。只是在所有老師和同學的回憶裡,這個可愛的孩子,儘管規矩有禮,卻並不是一個學業出眾的學生。

羅曼對於在烏克塔念過的學校和這個莫斯科的第232中學,有著截然不同的感情。如今第232中學是全俄羅斯教學裝置最好的學校,從運動場、計算機教室、禮堂到教學辦公樓一應俱全,都是阿布發家後對母校的回饋。母校校長羅斯托娃驕傲地回憶說:“我對羅曼的瞭解,要比其他人都來得深,從他來232中學唸書那天開始,我就知道他開始為一個遠大前程做準備了。他的前妻(校長這裡指的是阿布首任妻子奧爾加?利索娃,而非伊蓮娜)在一次採訪中也說過,羅曼的成功是從232中學開始的,那可能是她說過關於羅曼的唯一一句真話。”

學生成器了,校長出來如此高調地講話,哪怕在俄羅斯社會也讓人聽得有些毛骨悚然。阿布發跡,232中學的培育之功顯然還是有的,否則他不可能對母校有深厚感情,卻徹底忘記了他在烏克塔的小學母校——幾十封教育求援信從烏克塔飛向富可敵國的新寡頭,阿布置若罔聞。

中篇 阿布拉莫維奇是誰(5)

商販生涯

1983年,17歲的羅曼結束了在232中學的學習,接下來的生活挑戰進入了真實嚴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