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部分(1 / 4)

小說:正德五十年 作者:匆匆

這會兒已經進入了三月中下旬,正是種植玉米的時光,由於東北氣溫低,光熱時間段,種植玉米的時間比之中原還早了許多,若是放在中原的話,便是麥收之後再種也來得及。

這時候在兩邊的農田間,已經是能看到不少農民正在忙忙碌碌的,耕牛在前面拉著犁鏵,農民們在後面扶著,將地上耕墾出一條條深深的壟溝,黑土翻滾,然後種子被細密精心的播種了下去。可以想見,等到秋收時節,這裡定然又是一副黃橙橙,秋糧滿囤的富裕景象。

他們所在的這裡官道右邊不遠處,是一個村子,大約就在兩裡地之外,這會兒正是吃午飯的時間,不少人家的屋頂上都是冒起了嫋嫋的炊煙。連子寧不知道多少人在家吃飯,但是遠遠看去,蹲在自家田頭兒上吃飯的人倒是不少,想來是農忙時節,不敢落荒,把時間全都搭在地裡了。

連子寧站在路邊極目遠望,自己的東邊是一大片無窮無盡的田野,上面不知道矗立了多少的村子,有多少戶百姓,多少畝耕地。

只是浩蕩無邊,到處都是開墾的跟棋盤一樣的耕地,不過東北終究是地廣人稀,看到人卻是不很多。

連子寧忽然來了興致,笑道:“陳桐,走,陪本官下去走走。”

“是,大人!”陳桐心中一喜,這等機會可不是什麼時候都能有的。

兩人下了馬,一落地,還覺得有點兒硌得慌。

連子寧用小牛皮底的上好皂靴跺了跺地面,道:“咱們這這兒是到了弗提衛了是吧?”

“是。”陳桐道:“剛過了弗提衛六十里。”

“嗯。”連子寧點點頭:“洪朝刈差事很的很不錯,都把路修到這兒了。”

陳桐笑道:“還是大人您站得高瞧得遠,若不然的話,這路修不起來。”

連子寧微微一笑,沒有說話。

早在正德五十一年連子寧剛剛完全掌控喜申衛地面之後,他便是下令修建直道——所謂直道,便有這個時代的高速公路的意思。

直道一共是兩條,以喜申衛為起點,其中一條,向西南方向一路連線乞勒尼衛、考郎兀衛,到距離可木衛五十里為終點向,大致是沿著松花江南岸一路西行。這條路,長度大約在三百五十里左右。

而另外一條,則是以乞勒尼衛為起點,連通莽吉塔城和藥乞站,直到阿速江邊。這條路,長約一百七十里。

當時連子寧倒是想修一條喜申衛到莽吉塔城的來著,但是兩者之間密林遍佈,難以修建,反倒是和乞勒尼衛之間都是平原,比較便利。

直道盡量的裁彎取直,成一條直線。

當年秦始皇帝也修建過直道,不過人家那可是大手筆,長三千餘里,寬五十步也就是七十五米,路邊每隔五丈遠便種植一棵青松,以供路人歇息乘涼。整個路面以黃土修建,都是用大錘夯實的,非常堅固,甚至在陝西,直到兩千年後還留存著一部分直道的遺蹟。

那時候的連子寧也不過是相當於一個府的地面,財力有限,自然不可能做到這樣。

兩條路,一共長五百二十里,路寬兩丈,也是把泥土夯實的,為了防止雨水浸泡變得泥濘,上面還鋪了一層小石子兒。

路不是很寬,但是也足夠幾輛馬車並行了,其實這樣的工程,已經是非常的浩大。

民夫都是就地徵發的,農民們對於在自己家門口修路,都是有著很大的熱情,當然,其中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牽頭負責此事的總辦衙門會支付一筆不菲的酬勞。幾乎是一個全民參與的大工程,饒是如此,也足足用了四五個月才修完。

後來武毅軍的地盤兒越來越大,及至控制了整個松花江將軍轄地之後,這些基礎工程也並未停歇。

直道的主幹還是兩條,那條沿著松江南岸的一直向著西南方向延伸,已經修到了脫倫衛,總長度達到了九百多里,而其中又有許多的支路,把沿途的各衛,各縣城,像是串珍珠一樣穿了起來。另外一條則是南下,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穿過了密林沼澤,連線到了宣城衛。

透過這些發達的官道,連子寧也足以在短短的時間內將自己的大軍派到各處。

地盤小,也有小的好處。

不過陳桐說的也是沒錯兒,當初武毅軍四處用錢,腰包那麼緊吧,連子寧還是沒斷了這一段兒的供應,若不然的話,是定然不會有今曰之成就的。

連子寧和陳桐倆人下了直道,向著那田間深一腳淺一腳的過去了。

那田間正在耕種的農民正是一家子,人還不少,足足有七八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