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氣象還算是振奮,不像是後世那般摸樣。著實是因為路途太過遙遠,大同宣府薊鎮那邊還好點兒,離內地近,運糧草輜重也還輕鬆一些。而奴兒干和遼東兩地,距離內地幾千裡遠,糧草輜重都靠內地輸送,往這裡運一斤糧食,在路上就要消耗掉十斤,兩地戍邊的將士二十多萬,常年在路上給他們運糧的民夫就得五十萬往上!
士兵們吃不飽飯,拿不著錢,身上穿著破爛的單衣,手裡拿著的是生鏽的破刀,怎麼能跟那些如狼似虎的女真鐵騎抗衡?
因此就形成了一個惡姓迴圈,九邊越是打敗仗,朝廷就越是花錢,朝廷越是花錢,就越是窮,越是窮,就越拿不出銀子來,越拿不出銀子來,九邊就越是打敗仗!
之後朝廷痛定思痛,終於是想出這樣一個移民塞外的法子來。
將內地的民眾,甭管願意不願意的,整村整村的遷移到這裡,發給他們耕牛和簡單的工具,按照人口分給一大片土地,減免前三年的賦稅,從而使得這些把土地看的比自己的命還重要的中國農民留在了這裡。
移民的規模極大,先後從山東、河南、湖廣、南直隸等布政使司遷移了三百多萬戶一千五百多萬人來到了關外。移民分佈的範圍極廣,從山海關到遼河,從遼河到松花江、阿速江(烏蘇里江),甚至在極東的海邊,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而按照戶部的規定,每個人分給的荒地的面積,達到了和唐朝的均田制一個層次的數目——男子八十畝,女子六十畝,每人耕牛一頭。
現下整個關外開墾了多少田地連子寧不知道,他知道的是,移民塞外這項政策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二十年的時間過去了,新的一代已經完全成長成為壯勞力,而關外的千里不毛之地,也被開墾成了大片大片的良田,關外的人口,也是爆*炸姓的增長。
如此一來,一石三鳥。
邊軍們可以就得得到糧草,徵發伕役,再也不用從關內千里迢迢的運輸,物資的充足,極大的增加了邊軍的戰鬥力。
而朝廷,不但是減少了大量的開支,更是每年可以從關外徵稅銀超過三百萬兩,米糧三千萬石!再加上之前節省的那一部分,朝廷每年相當於多了超過七百萬兩的稅收,朝廷這些年之所以能夠改革軍制,大手大腳的四處花錢,也是多虧了這條政策。
往關外移民,則也是減輕了關內因為人口過多而對於環境的壓力。
連子寧等人行走的,都是從京師直通關外,將遼東和奴兒干兩地超過三百個衛所連線起來的驛路,這些驛路都是朝廷行文,當地的牧民官兒徵發民夫修建的,然後還有工部的官員進行勘驗。因此都是相當的堅固結實,左右三十步寬的路面,黃土夯的十分的結實,路兩邊修的還有排水渠,可以有效的將積水排走,因此雖然已經建成了超過二十年了,但是路況還是儲存的很好,武毅軍的行軍速度很快。
這一曰,大軍行進到了廣寧右屯衛,在大淩河南岸紮下營來。
按照武毅軍的行軍條例,大軍紮下營來之後,不但當夜執勤的各種明崗暗哨要遠遠的放出至少五里遠,藏在各個隱蔽的角落,而且騎兵千戶所的騎兵們,也要遠遠的放出去至少十里地元遠,防備有可能出現的敵人。
葉肥楠正領著自己手下的十來個兄弟向西行進。
隨著楊滬生履職武毅軍騎兵千戶所千戶,當初跟在他手底下的一群老弟兄自然也是水漲船高,這也是應有之意,但凡是一個長官上任,想要做出一些成績來,肯定手底下就要有合適的人手。而又有什麼比用慣了的親信更加合手?所以基本上上任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安插親信。
這種現象,在軍中尤其的嚴重,就算是紅軍那樣純潔的隊伍,也是避免不了這樣的問題,各個派系的出現就算是太祖都無法阻止。
葉肥楠升官兒倒還不是很快,現下只做了一個總旗——不過騎兵千戶所讓連子寧這抽調一點兒,那抽調一點兒,現下只剩下了三百多人,葉肥楠這個本該手底下有五十五名兄弟的總旗,也只有十六七個而已。
差不多比個小旗強一點兒。
“頭兒,再往前就到了十里地遠了。”一個騎兵道。
葉肥楠點點頭,指著前方沉聲道:“到前面那個土丘,咱們就往南去,把網子給撒下去。”
現在的他做了官兒,自然也不是當初的氣質了,更是沉穩了一些,眾人聽他命令,都是大聲應諾,十餘人打馬向西而去。
大淩河的上游,便是朵顏三衛的地盤兒,這裡距離村落已經遠了,廣袤的地面上,全都是又長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