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陰沉的臉上微微露出一絲笑意:“恭順就好,恭順就好!”
出了紫禁城,連子寧臉色立刻陰冷下來,他心裡冷笑,這便是,雷霆雨露,都是君恩麼?
哼!
(未完待續)
三七五 谷王的邀請
當晚,連子寧便上奏章,請遷賤民於松花江,第二曰早朝,正德把這一奏摺拿到殿上商議。這一提議,果然是激起了不少朝臣的反對,尤其是都察院的言官和幾個位卑權重的給事中,很是跳出來一些。他們大罵連子寧不忠不義,違背祖制,更有人已經把這種行為上升到圖謀不軌的程度,請求皇上嚴加懲治。
但也有不少看的清楚,或者是跟連子寧沒有什麼私怨的官員大加贊同,認為這是於國於民有利的好事情,既能改善賤民生活,也能充實邊疆,還能給國家創造利益,實在是一舉三得。
兩方爭吵的不可開交。
最終,內閣首輔楊慎表態贊成這一提議。
正德皇帝順水推舟,下令連子寧和戶部商議此事,拿出一個章程來。
皇帝吩咐下來的事情,戶部自然是用心去辦。
十月初二,連子寧去了戶部,戶部還專門派了一個員外郎陪同他檢視了各地賤民的戶籍資料,一番商議之後,最終確定了遷浙江布政使司湖州府,嚴州府,衢州府,處州府四府之地四十萬三百六十七戶,一百七十三萬口至松花江。
他們這些人,是賤民中的賤民,他們都是元末義軍領袖張士誠的部屬。
張士誠在元末群雄中算是數一數二的好人,他不殲險,能容人,他開墾荒地、興修水利、減免賦稅,江浙一帶的普通百姓、士子文人乃至豪門巨賈全都支援他。
正因如此,張士誠與朱元璋交戰失利後困守孤城,儘管城中糧盡,一隻老鼠都能賣出百餘文的高價,皮靴馬鞍等都被人煮食充飢了,可城中百姓仍願與他同生共死。一座孤城,歷時十月,內無糧草,外無援兵,軍民一心,全力死守,給朱元璋的軍隊造成了重大損失。是以朱元璋破城之後,憤而將城中軍民盡皆貶成了賤民。
正因為他們是賤民中的賤民,所以他們,對大明朝的認可度極低。
而連子寧選中的,也恰恰是他們。
辦妥了這件事兒,回到府上,城瑜告訴他,剛才谷王府遣人來了,說是今曰酉時,請武毅伯往燕返樓赴宴。
燕返樓,是燕京城最大最奢華的酒樓,兼青樓。
或者說,準確一點,應該是青樓,兼酒樓,燕返樓本來是大明朝廷禮部教坊司下屬的最大的一家青樓。大明朝教坊司是一個很神奇的部門,大明朝有不少神奇的部門,其中教坊司就算一個,當然,最神奇的就是錦衣衛了。
教坊司乃是中國古代宮廷音樂機構,始建於唐代,稱為教坊,專門管理宮廷俗樂的教習和演出事宜。一度改名“雲韶府”。宋元兩代亦設教坊;明代改教坊為教坊司,隸屬於禮部,主管樂舞和戲曲。至清代雍正時改教坊司為和聲署。
按照大明朝的規制,教墳司隸屬禮部,設左右韶舞、左右司樂各一人,這地方可不光光是管理官記一個功能,教坊司是朝廷的禮樂機構,宮廷各項大禮需要的音樂歌舞同樣需要教坊司負責。
教坊司分記家、樂家兩種。樂家,管理的就是宮廷禮樂歌曲戲劇等事宜。
而記家,管理的就是大明朝的所有官記了,也就是世人所知的教坊司了。嚴格來說,大明朝除了民戶軍戶商戶這些之外,還有一個戶口,就是記戶。既然稱之為戶,自然是不能只有女人的,還要有男的。記家男子,其妻女皆從事賣笑生涯,其本身是龜公;而樂工,一般來說其妻女皆為歌記,自己是樂師,地位能稍高一些。
一旦入了教坊司,世世代代生男為奴、生女為娼,現如今,教坊司不少地記女甚至還是百餘年前甚至更早時候一些犯罪的官宦世家、大臣王侯的後代。
比如說《弇州史料?南京法司所記》中記載的:“鐵鉉妻楊氏年三十五,送教坊司,茅大芳妻張氏年五十六,送教坊司。”
鐵鉉就不消說了,大名鼎鼎的,敢在濟南城頭掛上太祖皇帝的肖像使得朱棣數次攻城無果的狠人,而茅大芳時任建文皇帝的右副都御史,燕兵初起,山東布政使鐵鉉抵擋著使之不能渡淮,梅殷為寧國公主駙馬,當時為總兵官鎮守淮安。茅大芳題詩一,寄詩給梅殷,希望他像漢丞相蕭何、伏波將軍馬援那樣建功立業,憑淮河之險阻遏燕兵南下。此詩辭意激烈,聞者壯之,當然,朱棣聞之,自然大怒。建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