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部分(3 / 4)

小說:正德五十年 作者:匆匆

系,現在乞勒尼衛這幾座城池的一應公文,全部送往位於鎮遠府大城的總辦衙門。洪朝刈這個一把手兒也是忙得昏天黑地,這些曰子瘦了不少,但是卻是越加的威嚴,顯然是權威曰重。

有了總辦衙門,連子寧卻是輕鬆了不少,只需要處理一些要事大事就成。

洪朝刈清了清嗓子,道:“要說與您知曉的,一共是三件事。其一,乃是賦稅。”

一聽這個,連子寧立馬眼睛一亮。

“說仔細些。”

“咱們正德五十二年春季的賦稅已經收上來了,農業稅由於過往一年境內民生凋敝凋零,是以並沒有徵收,徵收的只有商稅。乞勒尼衛、考郎兀衛、莽吉塔城、藥乞站四城,一共徵收……”他看了連子寧一眼,有些尷尬道:“六百兩。”

“六百兩?四座城池?”連子寧被震得天雷滾滾,失聲道:“這麼少?”

“是啊。”洪朝刈摸了摸鼻子,也有些無奈:“東北本就是主要以農耕為主,商業並不發達,大商人很少,都是一些小攤小販,問他們收銀子,實在是艱難的很。”

他還有一些話沒說出來,東北的大商賈不是沒有,但是他們要麼是當地的鄉紳,要麼是連子寧任命的官吏,誰會自己向自己收稅?

連子寧定了定神,也有些反應過來,他沉聲問道:“收的商稅是多高的定製?”

“三十稅一啊!太祖皇帝定的規制。”洪朝刈道。

“老洪!”連子寧盯著他,一字一句緩緩道:“我問你一個問題,你說,國朝和南宋,孰弱孰強?”

洪朝刈有些莫名其妙,老老實實答道:“自然是國朝了。國朝閹有萬里,兵威鼎盛,黎民富庶,豈是偏安一隅之南宋所能比擬的?”

“是啊!國朝面積比南宋大,人口比南宋多,大軍更是比南宋強勝百倍!老百姓活的也未必比南宋差,民間市井,也比南宋繁榮,但是你可知道麼?南宋一年收的稅有九千萬貫!而據我所知,國朝經過了今上幾次大改革,又是理清冗雜,又是徹查兼併,又是經營關外,開源節流,到了正德五十年,那一年戶部徵上來的賦稅也不過是白銀一千六百萬,米糧兩千九百萬石而已!”

“而已!僅此而已!”連子寧淡淡道:“老洪,我聽說你本來是軍中書記出身,也是有過秀才功名的,能告訴我麼?”

“這個?”這個年代的讀書人,研究經史子集,詩詞歌賦的多,都已談錢為恥,誰會去研究大明和宋朝的賦稅比較?而且這個年代,也沒有一本系統的專門講財政的書,各種資訊,都是記載於不同的書中,連子寧之所以能夠清楚的知道這些,是因為在後世,無數本書中的直言片言,已經被人總結總彙出來,成了鮮明的資料。這個年代的人,如何得知?

他張口結舌片刻,搖搖頭,滿臉慚然道:“下官不知,還請大人不吝賜教。”

“就是因為商稅。”連子寧嘆了口氣,道:“便是北宋最鼎盛時候,極北也不過是到達白溝河一線而已,若是從版圖上講,不過是秦朝一般大小,乃是我等漢之疆域自漢朝以來之極衰。不但丟失了西域,連傳統的養馬地甘涼都保不住,但是偏偏宋朝在商業上卻是極為的發達,也可以說是自秦漢以來前所未有的。北宋真宗年間,一年賦稅一萬萬六千萬貫,便是南宋偏安之後,也是一年九千餘萬貫,就是應在這個商稅上。兩宋的賦稅,有六成都是鹽稅、鐵稅,商稅。而國朝呢,讓商人轉運糧食給邊軍,然後領取鹽引,各地大鹽商與官員勾結,一個偌大的帝國,一年的鹽稅竟然只有十餘萬兩!豈不荒謬?商稅三十稅一,更是一個笑話!”

他的聲音冷冷的,帶著一絲譏誚,洪朝刈身子一顫,悄悄低下了頭,這普天之下,敢這麼赤裸裸的對太祖皇帝進行諷刺的,只怕也沒幾個吧!

“說是三十稅一,也不過是小打小鬧,經商的都是些豪門巨賈,誰在朝中沒有關係,誰敢去向他們收稅?國朝一年商稅不過是百餘萬兩,恐怕都是從小民身上摳出來的!就算是糧稅,也不是在達官貴人身上徵收的,只要身具功名就能免稅,我聽說江南經常是有這般事情,一個村中,一人中了秀才,全村的土地便都掛在了他名下!可笑、荒唐、荒謬之極!”他嘆了口氣:“國朝的弊病,委實是太多了。太祖皇帝雖然英明神武,但有些東西,卻太多想當然了。”

洪朝刈小心翼翼的談問道:“那您的意思是?”

“加徵商稅,把商稅提高到五稅一?”

他長長地吸了口氣,側頭看向那碧野藍天,眼神有些悠遠:“鹽鐵稅都可以放在一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