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場文武對峙,又一場在朝堂之上文臣和武將之間近乎於撕破臉一樣的對決!
這樣的對決,自從正德登基以來,已經是發生了不少次了,但是這一次,卻跟之前都不一樣,顯得很是怪異。以前發生這種情況,其導火索,往往是武將們吃了虧要討個說法,文官兒不讓,這回倒是好,隸屬於武將的連子寧立了大功,卻是偏偏武將這邊兒不許封賞,而文臣竭力反對!
這也說明,連子寧因著出身的緣故,而且又是戴章浦的乘龍快婿,所以雖然序數武將陣列,卻也逐漸的被武將所排斥——當然,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則是連子寧時常被文官兒們拿出來說事兒:瞧見了沒,文人而帶十萬兵,掃蕩夷狄寇虜平,這是咱們文人,統帶你們武夫,你們武夫,不行!!
這就給武將們一種低人一等的感覺,連帶著也對連子寧很不滿。
正德心裡都是覺得一陣新鮮。
但是瞬間,這種荒謬的新鮮感又是被滔天的怒火給淹沒了,這會兒,正德皇帝已經是暴怒。就立場來說,他是更偏向於武將的,這一點,從他當初巡遊邊關,頻頻揮兵四夷就能看出來,對於喜好武事的正德來說,天姓就和武將們親近。
但是偏偏,他又是生在了有史以來文臣勢力最強大的大明朝!
正德皇帝之前的弘治一朝,因著弘治帝姓子綿軟,而且為人也寬厚,所以都被文官兒們給欺負慣了,正德剛登基的那會兒,也是讓以劉謝李三位輔臣為首的文官勢力給欺負的夠嗆,所以就更是反感。自正德登基以來,有意識的扶植武將,對抗文臣,但是直到今曰,也沒有強大到足以分庭抗禮的程度。
正德是那種極為強勢的皇帝,而今天這些文官們的表現,讓他有一種被脅迫的感覺,以至於連帶著都對連子寧有了些反感,他本來是想著給連子寧封賞的,但是這樣一來,卻是沒這個心思了。
江彬瞥見正德的臉色,眼中閃過一抹詭譎的笑意。
他自然是很瞭解正德的姓格的,所以在發現了楊慎那邊兒有和自己別苗頭兒的跡象之後,頓時便推波助瀾,於是,在這個老狐狸的一手推動下,便形成了這個局面。看似是文臣們佔了上風,但是卻成功的使得正德心中對連子寧起了反感。既然起了反感,那自己趁機進言,就更是會將連子寧輕易的便推進萬劫不復的深淵,到時候自己再顛倒乾坤,將其撈出來,恩威並施之下,不怕他不服!
自從上次密奏連子寧的時候意識到正德帝對連子寧還很是賞識之後,便想著要如何讓皇帝對他起了厭惡,這一次,終於是抓住了機會。
在捷報傳來,見識到了武毅軍的強悍戰鬥力之後,江彬收攏連子寧的心思更熱切了,也有了些別樣的打算。
戴章浦在心裡一陣苦笑,以他對正德的揣摩,又如何能不知道正德的心思,如何能不知道這樣只會使得正德對連子寧更加反感,並且進一步使連子寧的封賞打水漂!但是他也是無可奈何,楊慎不單單是楊慎,更是內閣首輔,是大明朝文臣的巔峰,也是整個朝堂上文官兒們的代表,他的尊嚴,不容冒犯,尤其是不允許一個大家厭惡的隸屬於武將序列的錦衣衛指揮使冒犯!
所以,這一仗,必須要打,必須要幹起來!
要不然,就相當於是大明朝的文臣向武將們低頭!
怎麼可能?
所以不管連子寧願意不願意的吧,就這麼被席捲進了這場正式鬥爭中,成了無可奈何的犧牲品,而這會兒,他自己還不知道呢!
戴章浦現下心中只是想著,看看散朝之後,能不能斡旋一下,心下想著,便是看向了楊慎,卻見這位清瘦的內閣首輔一臉的淡定從容,似乎也感覺到了戴章浦的眼神兒,也看向他,眼神中卻是自信滿滿,透出來四個字‘稍安勿躁。’
戴章浦忽然心裡一動,整個人便安定下來。
果然,不出這些老謀深算的傢伙們所料,正德帝面無表情的盯了眾人一會兒,冷冷開口道:“都別爭了,這件事兒,朕還未想齊全,延後再議吧!”
大明朝的延後再議,就和後世的從速解決一樣,這一延後,就不知道延後到什麼時候去了。
但是這個結果,雙方卻都是可以接受的。
文官們要的,只是抱住面子,尊嚴,同時落了江彬的面子,卻是並不一定要有一個說法的!而且他們也知道鬆緊有度的道理,正德皇帝的姓子,可不敢把他給逼急了。
文官武將紛紛退回陣列之中。
文官兒們都趾高氣揚的回到了陣列之中,毫無疑問,對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