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部分(3 / 4)

戒奢侈、禁厚葬等事務。”

民政一詞,古已有之,跟現代社會的民政部門相比,雖事務有差,基礎事務,千百年來,卻是一直沒變。

衛鞅的建議,一下切中要害,讓歐陽朔眼前一亮。

“蕭卿以為如何?”

歐陽朔沒有立即決斷,機構調整,蕭何這位行政署長還是有發言權的。

朝堂之上,歐陽朔如果直接繞過蕭何,怕是不妥。

長久的練,讓歐陽朔對朝堂規則,理解的是越發透徹了。

“衛署長言之有理,微臣附議!”

蕭何也不含煳,直接點頭認同,沒有胡攪蠻纏。雖然如此一來,內政署的權柄又會增長一點,但是該低頭時,蕭何沒有猶豫。

“好,事情就這麼定了!”歐陽朔當即拍板,“具體的編制和架構,就由兩位愛卿共同商定。今天只議一事,對民政署長人選,諸卿可有舉薦的?”

杜荃的表現,顯然不足以更進一步。他能夠在民政署下設的戶籍司,保住司長的位置,就已經不錯了。

因此,沒有誰會認為,杜荃能夠獲得提拔。

君上之語,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歐陽朔離開領地半年,領地並非一潭死水。半年來,也有幾位史人才,慕名而來。有的被安置了,有些還只安排在驛館,等候歐陽朔裁決。

沒被安置的,自然都是大才。

歐陽朔雖然這麼問,真正有發言權的,無非也就是蕭何跟衛鞅二人。一個掌管領地官吏任命考察,一個是內政署主官。

就是財政署長范蠡,都不好介入其中。

這一次,衛鞅是真的有備而來,沒有避諱,直接上奏舉薦:“啟奏君上,微臣舉薦一人,他便是前不久,來投奔族兄裴矩的裴蘊。”

“裴蘊麼?”歐陽朔努力回憶,史上關於裴蘊的記載。

跟星州郡守裴矩一樣,裴蘊同樣出身河東聞喜裴氏一族,開始在陳朝做官,任過直閣將軍、興寧令。

陳朝被隋滅掉後,隋文帝楊堅破格提拔裴蘊,授為儀同之職。以後,裴蘊又任洋、直、棣等州刺史。

隋煬帝楊廣即位後,任裴蘊為太常少卿,後任民部侍郎。

大業十四年,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與司馬德戡在江都發動兵變弒君,裴蘊在這次兵變中與隋煬帝等王公大臣一同被殺。

相比其族兄裴矩,裴蘊要黯淡一點。

唯一拿得出手的政績,估計就是改革戶籍制度了。

裴蘊任民部侍郎時,民間戶口脫漏現象嚴重,嚴重影響了朝廷的財政收入,也不利於發展生產,成為當時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

因為裴蘊曾經做過幾任刺史,對其中的內情比較清楚,於是他上疏,提出了一整套核實戶口的措施,也就是“貌閱法”。這些措施付諸實施後,收到了非常明顯的效果,計賬進四十四萬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萬一千五百口。

雖是如此,裴蘊卻算不上一位好官。

裴蘊迎合隋煬帝,投其所好,幹了不少禍國殃民之事。

為了迎合隋煬帝,裴蘊大規模擴充樂府,一改文帝舊制,將樂府擴充至三萬餘人,專供煬帝一人享用。

升任御史大夫後,裴蘊參掌機密,破壞法制,以言定罪,以言釋罪,生殺予奪,一人獨斷,促成和加深了隋煬帝的獨裁統治,致使引奸作黠,共為朋黨,冤獄遍地,怨聲載道。

如此,在對裴蘊的使用上,歐陽朔自然要慎重。(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六百八十八章 君王之相

跟其族兄裴矩相比,裴蘊可謂譭譽參半。

衛鞅舉薦裴蘊,看中的是裴蘊在民政上的政務經驗。執掌剛成立的民政署,裴蘊確實能夠勝任,怕就怕滋生其他問題。

跟史唯一的不同,就是裴蘊現在還沒有位列中樞。

“吏治署評議一下,沒什麼問題的話,就透過任命吧!”歐陽朔最終拍板,他決定相信衛鞅的眼光。

“謹遵上令!”

吏治署長張廷玉點頭應下。

對張廷玉而言,這可不是一件好差事。從君上神情上,張廷玉根本就無法判斷,君上對裴蘊的態度到底如何。

是真的想重用,還是礙於衛鞅的面子,不好駁回。萬一吏治署的評議結果,跟君上的意志背道而馳,那他這位吏治署長怕是沒好果子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