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有生力量。
等把朝廷打疼了,到時候在揮師北上,穩打穩紮。
現在倒是不用那麼麻煩了,雲州直接向楊晨投降了。
楊晨只需要接管雲州的城防,然後等著朝廷的大軍來打他就好了。
計劃還是不變,只不過動機現在已經變了。
在楊晨出發去雲州的時候,王順和謝嵐已經帶領一部分運輸隊乘船北上,提前埋伏在柳河口。
到時候等宋時銘攻城的時候,楊晨與他們前後夾擊,直接將宋時銘的軍隊吃掉。
計劃是這麼計劃的,只不過戰場瞬息萬變,沒有完美的計劃,只有提前做好周密的佈置。
楊晨暫時告別溫柔鄉,帶著趙飛燕等人前往雲州城。
雲州守備軍到時候會假裝抵擋一下楊晨,做戲給宋時銘看,不然雲州直接拱手相讓,傻子也知道里面有貓膩。
俗話說,出師有名,楊晨現在就打著除君側的名義,率領五千人馬扛著大旗從海陽出發,向著雲州而去。
一路上的百姓都懵逼了,他們覺得上天莫不是在和他們開玩笑。
他們今年先是經歷山匪、接著又遇大旱,後面石縣又鬧了海盜,如今又蹦出來一個反賊……
起先百姓們很惶恐,很擔心他們會被抓去當壯丁,結果這群反賊倒好,他們不僅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還無私的幫助困難的百姓。
他們不進城,不進村,不勞民,更不搶錢,感覺他們不像是去打仗的,倒像是救死扶傷去了。
從海陽到雲州如果急行軍,最多隻需一天半的時間就能趕到雲州,結果楊晨硬生生走了五天。
這五天來,關於這支軍隊的訊息也彷彿像是長了翅膀一樣,傳遍雲州各縣……
同一時刻,晨曦週刊開始登報宣傳,並刊印了數萬份報紙被人送往景朝其他州縣……
:()躬耕三年半,我豎起大旗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