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一如既往支援的朋友,感激軒轅玪玪,水的一批對文章中的內容進行評價。
最近這幾章,作者原一也很糾結,試問,作者都在糾結,讀者不是更糾結嗎?
所以,我真心感激提出不同意見的朋友,說明,你們把這本給看進去了,進入到情感糾葛之中,這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援。
到底要不要堅持自己,要不要尊重底線,要不要把邏輯思維延伸,甚至是黨性、人性的問題,這是原一一直思考的。
邏輯問題一:姨太太
提交起點的合同,大綱裡女主角阮佩雲,手一抖,寫成了姨太太。
請想,姨太太,什麼情況下才能做姨太太?
只有主角候時新先結婚,再娶了阮佩雲才能稱作是姨太太吧。
所以,作者無奈之下,把一個叫張瑩的國民黨秘書,原本大綱裡連女配都不是的女人,變成了候時新首先結婚的物件,也可以說是為了女主登場,一個悲催的鋪墊,註定坎坷。
邏輯思維二:女主與女配
女配始終是女配,沒有想到,一個女配竟然在短短的一二十萬字,就得到這麼多讀者的共鳴,所以,功高蓋主,女配不死也必須要離開。
原本設計,女配直接死掉,看目前這個情形,那麼多讀者喜愛,作者還是暫時把她留做伏筆,也儘可能在末尾的時候給她一個完美的結局。
邏輯思維三:為什麼不能相愛
試想,候時新和楊問筠,兩個同是共產黨的戀人,他們有著共同的信仰,靈魂的默契度是不是相當高?
她為了成全他,他開槍打死了她,這種愛情,怎麼能在這麼短短的幾個月就消散了呢?
候時新不愛張瑩,這就是事實,無論張瑩有多麼漂亮,多麼的愛她。
那個年代,愛情是最純潔的,我們不能拿現在的標準來衡量那個年代的愛情。
所以,即使兩個人真心相愛,也要經歷更多的患難與共,才能真正的走進候時新的心房。
邏輯思維四:黨的信仰和原則
有人說,接頭的時候,楊問樵的一段話很有道理,為了革命的勝利,應該娶了張瑩。
表面看,是大道理,候時新應該捨身取義,違心的娶了國民黨人張瑩,在張瑩的掩護下,很好的潛伏下去,最後獲得勝利。
實際呢?共產黨能不擇手段的逼著一個人去愛另一個人?而又毀了另一個人的一生?還美其名曰的是為了革命的勝利嗎?
結婚,可不單單的表面理解,它意味著要睡在一起,在那個年代,女人獻出了貞操,就等於要了命的。在候時新的內心,還沒有接受張瑩的時候,作者能輕易的讓共產黨員和國民黨睡在一起嗎?
黨的偉大就在於此,它是高尚的,崇高的,不違揹人性道德的,他是為了中國人民能有更好的生活。就是因為如此,才有很多的人加入我們黨,正是有這種黨的宗旨,才能打敗侵略者和反動派。
邏輯思維五:為什麼強暴
首先,魏三毛這個人物的刻畫,就是突出他活著的目的,自私、狹隘、冷漠,卻又多情。
他是孤兒,一生坎坷,沒有信仰,他的世界裡只有張瑩。
他殺了那麼多共產黨,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殺,他認為這只是他的工作。
他一生追求的就是張瑩,連活著、吃飯、睡覺都是她。我們排斥他的為人,但不能排斥他對張瑩這種愛情的追求,為了張瑩,他可以去死,所以,看到張瑩結婚,他強暴張瑩,這也是他宣洩自己的一種不滿,一生追求化為灰燼。
作為寫作上的邏輯思維,女配角壓住了主角登場時間,而候時新暫時不能去睡了她,偏偏要先結婚才能有合同大綱裡的姨太太,況且,候時新也被趙濤逼到這個境地。
這麼多矛盾點,張瑩到底該何去何從?
邏輯思維六:王龍為什麼不管
大家注意作品時間,鄭介民歷史上操控軍統只有1946年到1947年這短短一年時間。
鄭介民需要把持軍統,所以一定會急不可耐的拿下上海站。那麼陳澤飛和王龍這兩個人就必須是他征討的急先鋒。
所以,二人巴不得候時新和魏三毛出現問題,即便醉酒摔死摔傷了他們也樂得其見。更何況,王龍有潔癖,魏三毛吐了他一鞋子他還不離開嗎?
邏輯思維七:醉酒能不能強暴
為什麼醉酒強暴?因為魏三毛對這份愛情是非常看重的,在他心裡張瑩是如一塊白玉,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