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員外因為激動過度再次暈了過去。
王員外的女兒不過一個閨閣少女而已,此時她見父親暈了過去,立馬六神無主,不知道怎麼辦了。
辛虧王員外旁邊還跟隨著一名衙役,這名衙役是胡再喜特別派來保護王員外的。
“王員外!”
這衙役顯然是見過世面的,他急忙一個健步衝上前,一邊使勁拍打王員外的肩膀,一邊騰出一隻手掐著王員外的人中。
過了好久……
王員外終於悠悠醒來。
大概是終於等到了仇人伏法,此時的王員外萬念俱灰,居然有了一絲輕生的念頭。
衙役見這王員外面色不好,他嘆了口氣勸道。
“王員外,害您一家的惡人皆已經伏法,逝者已往,活著的人更應該堅強,我們胡大人佩服您的人品,已經給陛下上了奏疏,相信陛下定會封賞的。”
王員外木然的點點頭。
要是往常,他這樣的小人物能夠得到皇帝陛下的封賞,該是何等的榮耀啊?以他的性格,只怕嘴巴都笑豁了,然後敲鑼打鼓的到處炫耀去。
然而……
此時的王員外不僅沒有一絲的喜悅之情,反而有一種看透世事的明悟,生與死……
他都已經不在乎了。
又豈會在乎這世間的榮耀讚譽?
或者說,他就是因為太看重榮耀面子了,才會不停的逼自己做一個大善人,以至於現在家破人亡。
王員外失魂落魄的回到住所,他往床上一倒,拉過被子蒙了臉就睡,這一睡就是昏天黑地。
待他醒過來時。
崇禎的封賞也到了。
這段時間王員外積極施粥,幫助官府安置流民,幾乎散盡了家財。
這一切順天府尹胡大人都看在眼裡,他覺得王員外是一個真正的善人,可以樹立一個典型起來。
所以他把王員外接到府上後,就火速給崇禎上了個奏疏,想幫王員外要封賞。
其實……
胡再喜不知道的是,就算他不上這個奏疏,崇禎也早就知道了。
王員外這人或許有點沽名釣譽,但他也確確實實做了很多善事,這次賑災更是把大部分家財都拿了出了,他確實配的上王大善人這個美譽。
善人?
這個詞在崇禎穿越前的那個時代,幾乎成了偽君子的代名詞,後來又被人汙衊為聖母婊。
似乎……
誰被貼上了善人,好人,這種標籤,大夥就會不自覺的拿著放大鏡看這人了,有一點點的瑕疵,就會口誅筆伐。
甚至哪怕這個好人根本就沒瑕疵,有些人也會惡意的揣測,這特麼就是一個假好人,面善心惡!
而殺人放火的惡人呢?
他們只要做了一點點好事,有些人就會歌功頌德,覺得這人其實不惡,本質是好的。
所以崇禎特別同情王員外的遭遇,給的封賞也就特別多了。
除了金銀珠寶和綾羅綢緞外,崇禎還給王員外找了個活幹。
……
自從誅殺了這批為非作歹的惡人後,京城和京郊的治安瞬間好了很多,就連冒領粥的人也不見了。
而方正嶽接了崇禎的任務後,雖然心裡挺不滿的,不過他還是勤勤懇懇幹了起來。
就是人手有點不夠。
這傢伙上任後不是處罰了一批戶部的貪官汙吏嗎?這就導致戶部許多職位空缺了起來。
所以方正嶽又把工部拉下水了,他向崇禎建議,辦皇莊的事得工部和戶部一起弄。
崇禎批了。
工部尚書徐光啟自己手頭上的事情都做不完了,現在又接了這麼個爛攤子,簡直是氣不打一處來。
兩個部門差點打了起來。
不過氣歸氣,工部還是派出了人手幫忙,就是工資得戶部另開,而且所有開支都得戶部出,這麼一算要的銀子就不少了
方正嶽也確實是個人才,他將崇禎給的雜寶直接抵押在了大明錢莊,死皮賴臉的借貸到了兩百萬兩白銀。
他將白銀一分為二。
其中170萬兩被他存了戶部庫房裡,用於國家開支,剩餘30萬兩拿出來興辦皇莊。
這個原本被崇禎廢了的皇莊又轟轟烈烈的辦了起來,只不過這一次負責人不再是宦官,而皇莊的用途也變了。
北直隸!
這地方在明朝初年的時候還是相當荒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