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說的是口乾舌燥。
不過那幫讀書人真被他說的啞口無言了,一個個瞪著個大眼珠子狠狠看著崇禎。
懶得和他們耗了。
崇禎丟下一塊碎銀子,“老闆這是飯錢,不用找了。”
說完他揚長而去,倒是那姓孫的將崇禎的長相死死記住了,似乎還想以後報復他?
旁邊一個讀書人心領神會,對著帶來的小廝耳語了幾句,這個小廝點了點頭,悄悄摸摸跟上了崇禎。
崇禎剛走了幾步就發現被人跟蹤了,不過他才懶得管,自然有東廠的番子們處理。
離開了朱雀大街,流民越發多了。
神京位於北方地區,這些地方最容易鬧旱災了的,所以動不動就有大量流民湧入神京以求活命。
可惜這個時代大多數人都冷漠麻木,流民在這些人眼裡就不是人,所有路上經常有餓死的人。
大部分流民都是自耕農或者佃農變的,不得不說自古以來農民都是最苦的。
尤其是明末,土地兼併嚴重,縱然豐年,收的糧食也才剛夠填飽肚子而已,要是有一點點災荒,就只有等死了。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看著可憐的流民們,崇禎的眼睛都溼潤了。
不對?
朕明明撥了大筆銀子給順天府安民用,怎麼會餓死這麼多人?自播系統,回放啟動。
崇禎很快就知道原因了。
垃圾文官們把錢貪汙了,一百萬兩白銀層層剋扣下來,居然只有一萬兩了?
崇禎也不是那種容不得貪汙的皇帝,可是尼瑪的連流民救命的錢都貪汙,良心都特麼讓狗吃了。
必須的抓一波腐敗分子了。
……
第二天,大朝會。
崇禎高坐於寶座之上接受群臣的跪拜,御史言官們萬歲的口號喊的最響亮。
要不是知道這幫傢伙背後是怎麼罵他的,崇禎或許真被他們忠君愛國的口號給忽悠了。
其實崇禎早就想廢了言官系統,不過就是一群大商人大地主的傀儡而已,留著幹嘛?
崇禎看著滿朝文武,威嚴道,“順天府尹何在?出班!”
但見一個一臉正氣的文官走了出來,他跪下道,“臣順天府尹劉宗周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的聲音,“劉愛卿,如今神京城內每日都有流民餓死,你可知罪?”
劉宗周楞了,暗忖。
陛下是如何知道有流民餓死的?莫不是該死的宦官和錦衣衛告的密?這幫奸人該死,不勸誡陛下修身養性,修私德,克己欲,一天到晚就知道告密,實在是國家的禍害。
想了想,劉宗周啟稟道。
“啟稟陛下,如今災荒四起,百姓流離失所,皆是因為人君私德不夠,不足以感動天地,臣懇請陛下修私德,存仁義之心,則流民自消爾。”
看看人家劉宗周大清官多會說話啊,這流民餓死的原因,才不是俺們順天府從上到下貪汙造成的,而是你吖個皇帝不修私德。
臥槽!
崇禎只想罵娘,看看這就是大明朝的文官,要麼天天勾心鬥角,貪汙腐敗。要麼崇尚空談,迂腐不堪。
崇禎知道這劉宗周還真是個清官,一不貪汙,二不勾心鬥角。
可是,有時候清官比貪官更可惡,有些貪官雖然貪了,好歹還辦點實事,可是這劉宗周則完全不幹實事,還由著手下貪汙。
“呵呵!”
崇禎不想和他在思想道德上費口舌,而是直接問道,“朕為了安撫神京周邊的流民,特意撥下白銀一百萬兩,劉卿,這些銀子幾成用在了流民身上,你可知道?”
劉宗周結結巴巴,“臣不知。”
“你特麼當然不知道。”
崇禎大怒,“你天天在家修身養性,飽食終日的,只怕連神京有多少流民,米價多少錢一斤,而你的手下又貪墨了多少銀子,都不知道吧?庸官。”
崇禎氣的都用上了髒話,他嚯的站起身來,厲聲喝道,“來人,著錦衣衛並東西二廠共同調查順天府貪墨救災銀一案,給勞資將貪汙的銀子統統的吐出來。”
群臣目瞪狗呆,誰能告訴他們,他們的皇帝陛下到底怎麼了?
……
錦衣衛和兩廠的辦事效率就是高,很快就將髒銀追了回來,並順便處罰了一波貪汙份子,然後又重新開設粥棚,安置流民。
這天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