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確切地說是羅式裝備。
邊關林和艾福兵是一個時期的兵,不過他卻是沒有前羅國情結,而且作為火力支援手,他簡單粗暴地選擇了加特林。當他輕鬆地提起那挺單兵行動式加特林多管機槍的時候,邊上的蘭西國人眼睛都看直了。要知道,就算是南聯邦的白種人,想要如同使用自動步槍那樣使用這玩意兒,也是很費勁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當然邊關林跟沒事人似的不斷地把彈鏈往黑色戰術揹包裡面裝的時候,一些蘭西國人乾脆石化了。這種負重能力,南聯邦人種計程車兵也是極少有的。
劉偉同樣是突擊手,但是他是新型士官。他也是直招士官,不過他是體育特長生直招,和胡鳳齊差不多,但軍銜要低一個級別。他被選進戰術軍刀突擊隊的原因不單單是因為戰術素質過硬,還因為他超強的心理素質以及承受能力。
在二選一的情況下,他比較偏愛武器,比如卡賓槍,再配上一把爾色瑞國產的微型衝鋒槍,是巷戰以及室內近戰的利器。
至於爆破手陳彥寧,他是有些不太滿意的。桌面上這些著名的槍械,在他眼裡是屬於素槍,哪怕可以加掛各種配套。作為在白城兵工廠里長大的軍工子弟,陳彥寧可以說是摸著槍長大的。他還是初中生的時候,就已經懂得如何把一把精度極差的槍校驗成精度好槍。
事實上,他在107團裡的真正身份是軍械員,只要是槍械以及相關彈藥,輔以一定的工具,你想實現什麼樣的個性化款式,他都能給你改出來。陳彥寧為團裡改的一批使用復裝子彈的八一戰術改,就讓兵們愛不釋手。
眾所周知,使用復裝子彈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射擊精度以及增大或者減少威力。換言之,就是用人工裝填火藥的方式,對每一顆子彈進行個性化的裝藥。這種子彈當然是價格不菲,但用起來絕對的爽。
因此,十年前胃口就刁鑽得很的陳彥寧,看到這些素槍,那感覺比看到自動步槍都還要差上一點。
但不得不,他還是撿起了一把衝鋒槍突擊步槍,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挑選了其他配套以及一把微型衝鋒槍。他還是比較佩服爾色瑞國人造的槍的。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雷蒙的部下都是有紮實軍事基礎的,儘管不是前線的作戰人員,但是他們是可以看得出,這些炎國人的素質非常的過硬。從挑選槍械彈藥這一點就能看得非常的清楚。
充當狙擊手以及第二指揮官的李鳳翔選擇了狙擊步槍,加上一把衝鋒槍以及派洛手槍,以及相關儀器和彈藥,就是他的配置了。通常來說,李牧犧牲之後,他就會自動接替成為小隊指揮官,繼續指揮小隊作戰或者撤離。
李牧撿了一支卡賓槍,檢查了一遍確認沒問題便放到一邊,隨即選了一支衝鋒槍,檢查了一邊放到一邊,隨即挑了一把派洛手槍放到一邊,三把武器整齊放在一起。
他又為這三把武器選了三種規格的消音器,然後是瞄準儀,戰術手電,鐳射指示儀,整齊放在一起。接著拿起微光夜視儀試戴一下,開啟檢查電量,抓了兩塊電池,放到一邊。
然後是配套的子彈,每一種都是15個基數,最後從那箱手榴彈裡取了六枚進攻型手榴彈以及兩枚閃光震撼彈,檢查了生產日期,放到一起。
他這才把陶瓷防彈背心穿上,接著外面套上戰術背心,該裝上的裝上,其他暫時用不著的全部扔到了戰術揹包裡面。
除了武器不同,大部分基本配置,其他人都是一致的。
這讓雷蒙都看得目瞪口呆——這七名人員所裝備的武器彈藥,火力已經超過一個步兵排了,瞬時火力強度堪比一個步兵連!
光是那挺加特林多管機槍,一旦發言,足以壓得一個整連的敵人抬不起頭來!
要命的是,邊關林背了一具80毫米單兵火箭筒之後,艾福兵也背了一具,劉偉更是把一挺127毫米重機槍給拆散了扔進黑色旅行袋裡,然後提了一箱子三百發127毫米機槍子彈!
看著不怎麼強壯的劉偉甚至還要帶上三腳架!
天啊,這幫人是去搞屠殺的還是去救人的!
這讓雷蒙看得有些心驚膽戰,不由的看向唐明。
唐明對他說,“新月城有兩千多叛軍,還是希望你按照原定的計劃準備提供必要的後勤支援。最關鍵的是,你們的直升機一定要按時到位。”
只有經歷過規模高烈度戰鬥的李牧才明白,充分的重火力以及沒有重火力的重要性。他經歷過的最激烈的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