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豫字國讓,漁陽郡雍奴。自幼勇武聞名鄉里,後在其家族的推舉之下投效公孫瓚。在公孫瓚麾下田豫由一名屯長做起,經過十幾年的摸爬滾打,如今已經成了公孫瓚麾下四大戰將之首。在公孫瓚麾下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田豫雖出身世家望族,但他個人的生活極為儉樸,朝廷給他的賞賜他都分發給部下將士。每次胡人給他個人送來禮品,也都登記好收入官府,他從不會將這些東西拿回家裡,因此四大戰將之中,田豫在士卒間的威望是最高的,也是最受士卒們敬仰和喜愛的。
正是因為田豫勇武難當,又受士卒們敬愛。故而公孫瓚將其派往了范陽郡,由其為公孫瓚牧守一方。這是一份難得的殊榮,也是一份莫大的權力。由此也可見公孫瓚對田豫信任有加。
像公孫瓚信任田豫一樣,田豫也有一個極為信任的部將。這員部將名叫王門。
王門和田豫是同鄉,年紀輕輕便有了勇將中期實力,此人有勇有謀故而田豫對其欣賞有嘉。在冀州袁紹對范陽用兵佔領北新城之後,田豫令王門帶領一萬士卒進入了故安城與袁紹大軍對峙。
進入故安的這一萬人,乃是田豫麾下精銳。他這一萬精銳交給王門,也可見其對王門的信任達到了何種地步。但是世事難料,王門卻辜負了田豫了期望。
在王門帶兵進入故安城不久,袁紹麾下謀士許攸偷偷入城找到了王門。也許是許攸口吐蓮花、擅長雄辯。也許是袁紹給王門開出了優渥了條件。王門在田豫最為需要他的時候,選擇了背叛。
在許攸的建議下,王門一邊誅殺軍中忠於公孫瓚的將領,一邊派出斥候假意向田豫求援。
田豫收到王門的求援之後,不疑有他當即點齊一萬兵馬親自帶隊朝著故安城滾滾開去。一萬大軍在田豫的帶領下剛剛行至距離故安二十里之外的召陰山時,便遭到了袁紹大軍和王門的聯手伏擊。這一場戰鬥打得極為悽慘,田豫大軍不察再加上疲軍之師,在袁紹大軍和王門大軍的伏擊之下,幾乎沒有還手的餘地。一萬大軍被斬殺了大半,剩餘小半被擒,唯有田豫在上百名親衛的殊死保護之下逃出昇天。
被王門背叛,加之丟掉了故安城和折損了一萬人馬,田豫悲憤得拔劍想要自殺。幸得親衛及時勸阻,田豫才放棄了輕生的念頭,帶著不到一百的親衛,奔著范陽城而去。在范陽城還有一萬兵馬,憑藉這一萬兵馬要想守住范陽郡已經不可能,但將這一萬兵馬帶出范陽郡,也算為公孫瓚儲存了實力,要不然在袁紹大軍的進攻下,這一萬人一定難逃噩運。
“大人你醒了”,當城城外,關靖撲在公孫瓚的床邊,看著幽幽醒來的公孫瓚一臉關切的問道。在關靖的身後,單經、公孫越、公孫範三將肅穆而立。
“范陽郡送來的訊息你們已經知道了吧”?公孫瓚合目躺在床上,有氣無力的對著關靖說道。
關靖扭頭和單經等人對視一眼之後,緩緩開口說道:“已經知曉了,田豫現在已經帶兵進入了上谷郡境內,估計再有七天就能與我們匯合”。
“范陽郡丟了,國讓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待到他回到上谷郡,諸位以為我該如何重處他”。公孫瓚睜開眼睛,撐著身體坐在床上問道。
“大人此戰與國讓並沒有多大關係,如果不是王門背叛,以國讓的本事范陽郡不可能丟失”。
“大人此時內憂外患,正是用人之計,田將軍雖然丟了范陽郡,但是請看在他原來的功績上。准許其將功補過”。公孫瓚的話音落下,關靖等人紛紛抱拳對著公孫瓚說道。一來這些人都佩服田豫為人,二來眼下也的確是用人之際,公孫瓚麾下能夠獨撐一面的帥才本來就不多,以後還有許多地方需要仰仗田豫。
對著眾將揮了揮手,公孫瓚有氣無力的說道:“王門背叛是田豫識人不明用人不當,所以范陽郡丟失與田豫脫不了干係。如果不處罰田豫,何以振綱紀,你們不要再勸了”。
公孫瓚治軍嚴苛最重法紀,這一次田豫回到上谷郡是免不了要受到懲罰的。
“如今袁紹在幽州已經佔領了代郡和范陽郡,我們繼續堅守上谷郡務必會被敵人前後夾攻。所以我想問問大家,對眼下戰局有何看法”。公孫瓚雙眼掃視眾人一眼開口問道。
“大人,如今我們兵力嚴重不足,末將覺得我們應該放棄上谷軍,全軍屯於燕國,選擇機會與袁紹大軍決一死戰”。單經猶豫半響之後,站出來開口說道。
從剛開始與劉虞對戰,到現在公孫瓚麾下大軍已經鏖戰了數月。特別是這段時間以來,在與袁紹麾下大軍對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