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去。
再穿過層層書架回去看時,就連謝新允也不見了……
柳如蓁在閣子轉了轉,停在之前閣子起火的地方。
火勢囊括的範圍不大,被人發現後很快就被撲滅了,是以十幾年前發生的,閣子早已修繕好,到如今也瞧不出什麼了。
“唉。再等等。”
周圍靜得可怕,窗外時有烏鴉啼叫,淒厲的令她有點心慌。
她不知如此鋌而走險的下場是何,但不論怎樣,她都想試試。
不過,現在她能做的就是等,也只能等。
清曉未破,兩儀殿內,官員早已到齊。自打宋宸明面上與皇帝破冰後,皇帝對他好感直升,在皇帝眼中,他依舊是那乖巧聽話孝順的么子。
至此早朝之上,朝堂之中,也就多了宋宸的身影。
從前只有宋燁一位皇子立於前,如今又有九皇子宋宸,好些官員們一時不知該看哪位皇子,也開始搞不明白聖意向誰。
宋燁作為皇宮的護衛將軍,每日上朝都要向皇帝稟告宮中前日的治安狀況。
述畢後,知皇宮平安,皇帝滿意點頭,隨後問道:“眾位愛卿可還有奏要上?”
羅正持著朝笏一拜:“老臣有事啟奏。”
“說。”
羅正道:“洛青之事後,各地豪強皆有所惶惶,水合,青州等地的一些豪強地主為了保全性命,已經將家中部分田產田莊,商鋪等地產,甚至於家兵都上繳給了朝廷……”
未講完,他眉頭緊蹙,連咳了幾聲。皇帝沒怪他殿前失儀,擺手示意他說下去。
“此次洛青變動,在打擊豪強上的確取得良好起始,若有實策乘勝追擊,收歸地方權力,指日可待。”
皇帝斂眉思忖。為打擊地方豪強,羅正此前便提出過設巡按御史和以朝廷名義沒收豪強家產的政策。這些年來,也頗有成效,只不過還是會出現地方官員與豪強勾結,導致政策下行不周,洛青之事便是案例。
“父皇兒臣有一策。”
話音猶未落,眾人目光都投向站在前列的九皇子宋宸。
與他相對而站的宋燁也轉過身來,看看他這位九弟到底要做什麼。
皇帝問道:“宸兒有何對策?”
宋宸面帶淺笑,從容淡定道:“從洛青城之事,不難看出各地官員與豪強勾結是個麻煩問題。兒臣認為若各地任用酷吏,從朝廷這邊派遣能力強清廉剛正,且喜用重典官員擔任地方長官,或可減少此類事件發生。”
御史臺包括仲元在內的幾位大臣都上奏肯定此計。
皇帝滿意地點頭,又向羅正問道:“宰相以為如何?”
羅正道:“老臣也是正有此意,只不過這挑選秉公執法的官員亦是件難事。”
宋宸眼含笑意:“這事交給吏部那邊便好,不勞宰相大人掛心。”
站在不遠處的司馬徽,冷冷看著宋宸,吊梢雙眼如深淵……
因入了秋,天光也來得愈遲了。史館的南閣子內,柳如蓁看著凌亂不堪的桌面犯愁嘆氣。
“姑娘我來了。”許博扶著歪扭倒的烏紗帽,兩步做一步地跑進直房。
柳如蓁約了許博還有其它幾位修撰商議,眼下獨有許博前來。
“大人別慌,不急不急。”
本來按理柳如蓁作為史館的令史也要上朝,但被皇帝免了。這也是好事,可以少跑幾趟路。
許博還喘著,鼻噴粗氣解釋道:“今日早朝講到了地方豪強之事,九殿下和御史臺那邊發話,所以就耽擱了些。”
“宋宸……”她低眉喃喃自語:“不知他那邊如何了……”
“姑娘你在說什麼呢?哦,華致遠他們去西面那邊修史了,他們估計不同我們一道了。”說著許博坐了下來,順手收拾著桌案的史料:“看得如何了,有什麼發現嗎?”
柳如蓁點頭,與他相對而坐。
前日許博他們將謄抄好的史料交給她後,她細細看了幾遍,餘下來的史料記載資訊不多,尋問一番後,結合史料記載,她也只是大致捋清楚了其中關係。
她發現,之前一直忽視了一個問題,就是前朝廢太子宋定寧為何會被廢。
前朝廢太子宋定寧口碑載道,滿心為民,其人溫和如玉,才能出眾,乃是眾人心中能治天下的天子。
可天道無常,世事難料,宋定寧偏偏與付家有所勾搭。
付州算是半個太子少師,空餘無戰事時,便會教導太子習武。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