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們自己策劃和組織環保活動。“我們想開展一個‘無塑膠周’活動,倡導居民們減少塑膠的使用。”青少年環保社團的負責人向白汐彙報他們的計劃。白汐大力支援:“你們放手去做,社群會全力配合你們。”
在“無塑膠周”活動中,青少年們在社群裡設定了宣傳點,向居民們發放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還舉辦了環保知識講座,講解塑膠汙染的危害。孩子們的熱情和認真感染了很多居民,大家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社群的環保和公益教育模式逐漸成為了周邊地區的典範。其他社群紛紛邀請白汐和社群的骨幹成員去分享經驗。白汐每次都會認真地介紹:“我們社群的成功離不開每一位居民的參與和奉獻,從最初的義賣活動開始,大家就齊心協力,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今天。只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每個社群都能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美好家園。”
當白汐結束了在另一個社群的經驗分享會回到自己的社群時,社群裡的幾個年輕人立刻圍了上來。其中一個叫小輝的年輕人說道:“白汐姐,我們在想,既然咱們社群在環保方面已經有了這麼多成果,是不是可以和一些學校合作,開展環保教育進校園的活動呢?這樣能讓更多的孩子從小就樹立環保意識。”
白汐眼睛一亮,讚許地看著他們:“這想法非常好啊。不過具體怎麼開展,你們有什麼思路嗎?”
小輝撓撓頭,接著說:“我們可以先聯絡附近的小學,組織一些環保主題的趣味競賽,比如環保知識問答、廢物利用手工製作比賽之類的。還可以安排社群裡的志願者去學校給孩子們上環保課,講一講我們社群的環保故事,展示那些用廢舊物品製作的創意作品,讓孩子們更直觀地感受環保的魅力。”
旁邊的小美也補充道:“對,我們還可以在學校裡設定一些小型的環保展覽角,定期更換展覽內容,展示一些環保圖片、資料和孩子們的優秀環保作品。這樣能時刻提醒孩子們關注環保。”
白汐微微點頭:“嗯,這些想法都很不錯。但是我們也要考慮到學校的教學安排和孩子們的接受程度。不能給學校和孩子們增加太多負擔。”
這時,一直沒說話的小剛開口了:“白汐姐,我們也可以和學校一起開展環保實踐活動,比如組織孩子們來社群參加植樹活動,或者一起清理社群的衛生死角。讓孩子們在實踐中體會環保的重要性。”
白汐笑著說:“小剛這個提議很好。不過在開展這些活動的時候,安全問題一定要放在首位。我們要制定詳細的安全預案,確保孩子們在活動中的安全。”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同意。小輝又說:“白汐姐,還有一個問題,我們開展這些活動肯定需要一些資金和物資支援,這方面怎麼辦呢?”
白汐沉思片刻後說道:“我們可以先做一個詳細的預算和活動計劃,然後向一些環保公益組織或者企業申請贊助。同時,我們社群也可以自籌一部分資金,比如組織一些小型的義賣活動或者募捐活動。”
在大家討論得熱火朝天的時候,社群裡的老居民張大爺走了過來:“你們在商量啥呢?這麼熱鬧。”
白汐把和年輕人討論的事情跟張大爺說了一遍。張大爺聽後,豎起大拇指說:“這是好事啊。我覺得還可以讓孩子們寫一些環保主題的作文或者畫畫,然後把優秀的作品整理成冊,在社群和學校裡傳閱,這樣能更好地激發孩子們的環保熱情。”
白汐笑著說:“張大爺,您這主意太棒了。您看,咱們社群就是因為有像您這樣熱心的居民,才能在環保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之後,白汐和年輕人開始按照計劃行動起來。他們聯絡了附近的幾所小學,學校的領導們對這個活動非常感興趣,紛紛表示願意配合。在準備環保課的過程中,社群的志願者們精心備課,收集了大量生動有趣的環保案例和圖片。
有個志願者小王在備課的時候對白汐說:“白汐姐,我覺得我們在講環保知識的時候,可以穿插一些環保小遊戲,比如讓孩子們分組進行垃圾分類模擬比賽,這樣能讓孩子們更好地記住垃圾分類的知識。”
白汐點頭認可:“小王,你這個想法很有創意。這樣的課堂氛圍肯定很活躍,孩子們也更容易接受。”
在環保主題趣味競賽的籌備過程中,又有居民提出:“我們可以設定一些獎品,獎品就用我們社群自己製作的環保小物件,比如用廢舊布料做的小玩偶,用廢棄木材做的小書籤之類的。這樣既能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又能宣傳我們社群的環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