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和尚卻是一語中的——谷玉金經歷的生活,確實是經歷了許多坎坷,吃了許多苦頭,大學畢業之後,進過廠,也做過小生意,蹉跎到了三十五歲,都還一事無成。後來做了直播,倒是好了許多,可也就半年光景,便被限制了。谷玉金聽的卻是心頭一酸,暗道:“莫非,真的是因為我太過於實在了嗎?”收拾了一下心情,谷玉金問道:“真話……怎麼藝術?”
自在和尚笑吟吟的細了眼睛,說道:“那廟中的佛陀,不已經告訴你了嗎?一座木胎泥塑,裝點了金箔,便是輝煌的佛陀了。可它的心,不還是木胎泥塑嗎?可世人所見,卻也只是金佛,誰又知內在呢?一個人摔斷了腿,葛猴子見了,嘆口氣,說你啊,太可憐了,以後的日子可該怎麼辦?怕不是要做乞丐。那人聽了,氣憤不已,想用石頭去丟那隻猴子。和尚我說了一句,這是禍福相依,有了這一劫,你未來的日子定然紅紅火火,這就是禍兮福所倚啊。那人便送了我一兜紅棗,都是自家樹上摘的。你看,都不過一件事,你說的好聽一些,便有好處。葛猴子關心人,卻不會說話,便要被人厭棄。”
谷玉金眨眨眼,說道:“啊,這?”
自在和尚說道:“世人都喜好話,不喜惡言,這便是道理。”說罷,便又折了一些枯枝,投入火堆中,將火燒得噼啪作響,說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故事,卻有數個版本。其一是說眾佛皆都成了正果,坐於佛位之上,卻多餘出一人,那人便問佛祖,他們都成了佛,我又該如何?佛祖便釋刀於地,和他說道,‘這諸天之佛位,卻有定數,如今位置已滿,你若要成佛,便拿起刀來,將其中一佛殺死,坐於它位即可。’那人拿起刀,猶豫良久,便又將刀放下。這一下放下了屠刀,立刻就見渾身金光萬道,竟在頃刻之間,就成了佛。是說心中善起,不因貪嗔痴,不害無辜,不因利生害人之心,無有所分別。故舍佛位而得佛陀之果,是大慈悲、大智慧。
“二個便是說有惡人心生善,精修佛法,徹底將心中之惡放下,由此成佛的故事。這一個故事,我倒是不認——我佛最重因緣,因緣起來,又豈能因心生了善意,就成了佛呢?豈不聞佛祖割肉喂鷹,剮了一身血肉,身死之後,才成了佛。鷹欲食鴿,佛祖救鴿,而鷹為之飢,佛祖以肉嘗之,盡了一身血肉,了了性命,方才使鷹飽食。而後鷹便化作帝釋天,點了釋迦摩尼成佛。這一關,便是要償盡因果,一飲一啄,皆有緣由,是不能斷絕的。
“故,一人之惡行,也是如此。如一強盜殺十人,搶奪百人,則需要被殺十世,行十世之善,償百人之資,再以佛法得其諒解,方可能成佛。豈有說是我將屠刀放下,立地便成了佛的道理?不過是誆騙無知之人罷了。”
戚正榮點頭,說道:“正該如此。若是惡人放下刀劍,便成了正果。那他為惡時候,被他害的人豈非白被人害了?那還要公道做什麼?還要我輩手中之劍,還要那地府陰曹做什麼?乾坤法度,天地綱常,又將置於何地?”
米明秀說道:“大師所言甚是,卻哪能讓人這般輕易成佛的。”
自在和尚又是“哈哈”一笑,續道:“這卻也是我佛慈悲,想要那些大奸大惡之人停止惡行,便也不得不造一些口業,說一些誆騙之語,告他可以成佛,可以放下屠刀,有了這般念想,便也能服帖一些,少害旁人。一切所為,皆為善來,是我佛大慈悲,愛憐世人啊。”
谷玉金聽得心頭一動,卻是想起來《西遊記》中如來佛誆了孫悟空打賭,卻反掌將之壓在五行山下,救了它一條猴命。那也一樣是誆騙,可出發的端頭,卻是在於救人,竟也是一般道理。
自在和尚見谷玉金似有所思,便也不再說,就看他。谷玉金思索的時候,一雙長、翹曲的睫毛間或輕顫,竟是別樣風情,雖只露出了一雙眼眸,卻令人心生漣漪。
過了一陣,谷玉金就回過神來,卻又問了一個問題:“自在……和尚,你剛才也說,拿起屠刀,立地成佛。那這又是如何成佛的?”
自在和尚語氣溫和,說道:“救天下蒼生之苦難,為善去惡,這般救苦救難,自然是大慈悲。有大慈悲之心者,可以為菩薩,而行大慈悲之實者,舉刀一斷,天朗地清,扶天道、人心者,自然便是要成佛了。有慈悲心,只是心中發出的願,而舉起屠刀,卻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行為……這樣的人,活該他成佛啊。”
這一番話,卻讓谷玉金又想到了一位大德僧人素全法師,為救助地震中的臨盆孕婦,毅然破去戒律,將寺廟提供給孕婦,生下孩子。這一“破戒”豈非就是拿起屠刀的大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