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徐達一眾人出發,討伐李思齊。
張無忌也沒有在意這些,到現在,他已經不能再過多的出征了,畢竟他是老大,不能總是和小弟搶功勞不是?
不過這一趟,攻打李思齊不耗費時間,反而是路途比較遙遠,加上攻打李思齊得三個月!
張無忌也是第一次感覺無所事事。
不過很快李善長就給他帶來了一個新問題!
雖然如今張無忌還沒有稱帝,但是國都必須要修建了!
索性,張無忌叫來劉伯溫以及其餘仍在應天的人一起商討。
“大帥在下以為,應天更為合適。”劉伯溫首先表態道。
“沒錯!”李善長也是和劉伯溫意見相同,“應天人傑地靈,又是六朝古都,依山傍水……”
“大帥,咱們這些都是粗人,就不發表意見了。”朱元璋也是說道,“不過反正咱們都已經在應天有這麼好的基礎了,乾脆就在這得了。”
其餘人也是同意在應天,唯獨一個比較離譜的周顛,竟然提議,把國都建在光明頂行不行,氣的張無忌一腳把他踢了出去。
沒了搗亂的人,張無忌看向剩餘的人,“既然這樣,那就決定了,國都定在應天,李善長,你負責招人手,另外,我私人出資三百萬!”
首富沈萬三是張無忌的手下,眾人早已知曉,有這麼多錢,自然不奇怪。
“另外,建都修城牆時,實行責任制,即每個人都要在自己所負責的那塊刻上自己的名字,如若城牆出現差錯,追究其人!”
“大帥英明!”李善長顯然是明白了其中的好處,“善長定會竭盡全力。”
李善長的工作能力極強,在第二天,就開始張羅人選。
應天城內的豪紳地主得知朱元璋要在這兒建都,都高興的不行,紛紛掏出真金白銀募捐。很快就招收到了足夠的錢財和人手來修築國都。
很快便開始了這場浩浩蕩蕩的大工程!
。。。。。。
四個月過去,徐達等人也是率領著大軍返回了應天,藍玉手中還捧著一個箱子。
“末將不辱使命,剿滅李思齊,取回其頭顱!”
徐達單膝跪地,恭敬的說道。
身後的藍玉則是捧著那個箱子走到了張無忌身前,再次單膝下跪,“大帥!”
張無忌揭開了蓋子,向裡面一瞥,果然是李思齊的人頭,裡面還有石灰粉,否則這一路下來,早就發臭了!
“眾位此行辛苦了!”張無忌寬慰著眾人,“進城,我為你們準備了好酒好菜!”
這的確是自從張無忌起兵以來,耗時最長的一次戰鬥,不過不是因為敵人勇猛,只是因為路途遙遠。
如今也已經九月初了,國都的建設工程,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現在天下大定,北方也一片安靜,如料想的一樣,元惠帝並沒有騷擾邊境。
眾人也開始為了稱帝而繁忙準備著,張無忌也是需要親自挑選一些文臣,畢竟手底下的除了劉伯溫、李善長、楊逍外,其餘的人只可以說是將帥之才,卻不是文臣。治理天下光靠武將可不行,文臣同樣重要。
不過令張無忌失望的是,來的幾乎都是一些阿貓阿狗,想要碰一下運氣的,完全沒有符合張無忌心意的。
不過還好,也不算是全無收穫,總算是找到了一個宋濂,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李善長開始物色太監、宮女等皇家必備人選,徐達、常遇春等人則是在練兵,畢竟居安思危,可不是瞎說的。
同時,隨著張無忌將要稱帝的訊息擴散,參兵的人也是越來越多,包括那些投降的頭子,也是徹底死了心,大勢不可違。
就這樣,兩個月又過去了,很快就到了年關,張無忌也是即將稱帝!
楊逍等眾將也是被調了回來,畢竟這是開國大典兼登基,容不得半點馬虎,於是這可把劉伯溫、李善長、楊逍幾人忙的站不住腳。
很快,在眾人的協商下,決定定國號為明!
至於年號,則是在張無忌的強烈建議下,定年號為“洪武”!
不為別的,實在是這個年號太霸氣了!
眾人也是順了張無忌的意,左右不過是一個年號。
。。。。。。
正月初日,紫金山巔。
張無忌身著皇帝最為盛大的禮服——袞冕,頭戴十二旒冕冠,每旈有十二顆五彩玉珠,黈纊充耳,玉簪導朱纓,圭長一尺二寸!
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