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上朝時,按照慣例,朱元璋與藍玉也是早早的上朝述職。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家平身!”
“謝皇上!”
眾臣就位後,皆是站在原地,沒有任何舉動。
朱元璋不用想,便是明白了,這是在等著自己呢!既然你們都推讓我,那我就勉為其難吧!
想到這裡,朱元璋便是挪出自己的位置,拱手道,
“皇上,臣朱元璋不負聖望,此行剿滅杭州附近倭寇共一萬人有餘,救出俘獲女子上百位,皆已安置妥當,繳獲金銀財物皆已登記入冊!”
張無忌雖然也是早都知道了具體的事情,此時也是耐心的聽著朱元璋的描述,眾臣也是聽後連連點頭,若是沒有築造京觀之事,此事辦的倒是妥當。
“愛卿此行果然不錯!”張無忌讚賞道,“就是不知,該如何獎賞才是,爾等覺得應當如何?”
一名御史剛要莽撞的衝出來指責張無忌,武將盛行,文臣勢弱,絕對不是長久之道!
還沒出來,就被劉伯溫一把拽了回來,被他一瞪之下,也是有些害怕。
劉伯溫這自然不是什麼關照手下人之類的,實在是自己手下這一幫子的御史的頭太鐵了,總是想要虎口拔牙,非要試探一下皇上的心思,你想死沒關係,可是老夫還沒活夠啊!
“回皇上,微臣認為,吳國公此次立了大功,然而築造京觀,也是難免衝煞,有違天和!”楊逍出來說道,
“雖說此做法倒是為杭州百姓解氣,然而為免有些無視軍規,念在吳國公初犯,倒不如小懲大戒!”
這番話是張無忌和徐達、常遇春以及李善長等人共同商量好的,也算是全面維護了朝堂的和平,在此之前,張無忌也是讓徐達提前過去和朱元璋通了氣。
“也好!”張無忌配合著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就依愛卿之見!”
文臣們也是十分激動,皇上終於要懲罰這些個粗鄙的武將了!
不容易啊!
“朱元璋、藍玉!”
“微臣在!”
二人也是等待著張無忌的懲罰。
“朕就責令你們二人在家反省十日,無朕旨意,不得外出,若是再敢違抗,加期!”
話音落下,眾臣呆愣,朱元璋、藍玉二人高興的不得了,這就是懲罰嗎?
那請再給我多來幾次!真好!辦完公還能帶薪休假!
眾臣無語,您說,您就算是懲罰,也懲罰個像樣的好不好,要不是您的命令,誰願意天色漆黑就早早的出門上朝,在家裡縮在被窩裡舒舒服服的睡一覺不好嗎?
不過既然皇上已經發話了,那要是自己等人再否定,那就是不給皇上面子了,不給皇上面子,你還想在京城裡混?
“皇上聖明!”
如今也是隻能嚥下這口氣了。
朱元璋和藍玉也是洋洋得意的,封賞啥的,他們兩個本來就不在乎什麼封賞,當初攻城略地之時,他們可是沒少搜刮金銀財寶,單說金銀財寶,只要是跟著張無忌起家的,都是富得流油,這也是張無忌默許的,畢竟人家跟著你,你要是還不給手下人好處,為免太過苛責了。
至於官職地位,如今他們已經是國公之位,在天下間比他們尊貴之人,十指可數,他們如此熱衷於帶兵打仗,一則是生活太過無聊,也算是讓生活增加點趣味,二來嘛,就是為後代搏一個好的前程,這樣即便是後人平庸,念在自己的功績上,皇上也是不會虧待的。
他們和這些個文官不一樣,這些個人也和他們不一樣,他們武將想要青史留名很簡單,尤其是開國大將,但是他們這些文臣要是想成名,就只能在朝堂之上有大創舉,為了這個留名的機會,甚至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這也就是那些電視上的文臣口口聲聲的說著,“皇上若是不怎樣怎樣…,今日微臣就撞死在這金鑾殿上!”
說得好聽點,是為皇上覲見忠言,但是說到底,還是透過身死的方式讓自己青史留名罷了!
這也是為什麼張無忌一直反感這些文官,這些人完全被腐朽的思想所侵蝕,滿口的道德仁義,實則每一個行為都是為了自身的利益!如果不是為了維護朝堂的平衡,張無忌才不會讓這些傢伙蹬鼻子上臉!
遠沒有武將這般單純直率,有什麼便說什麼,等到自己培養出來新式人才,就要慢慢的把這些老傢伙趕出去!
下朝後,朱元璋也是和這些個老兄弟一邊聊著天,一邊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