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宣成就大羅金仙,滿是歡喜。
不過在這個時候,孔宣注意到了外面跪在方丈仙山之外的夔牛,見其可憐,就開口說著:
“老師,仙山之外,有一頭異獸夔牛誠心求道,天資不凡,為何老師不接引起入門,以全仙山之道呢?”
孔宣成就大羅金仙,成就不滅元神,寄託虛空,就有了無窮的寶物。
比如明陽當收三個徒弟。
這和其他無關,而是天機示意。
方丈仙山之上,乃是先天三才大陣,分為天地人,因此作為方丈仙山的所有者,明陽收徒最好收三人,這是成方丈仙山之法,以定氣運,以全天道之澤。
只有這樣,方丈仙山以後氣運才能穩固。
這是天道使然。
明陽見此,卻是笑了笑,說道:
“你倒是慈悲之心,只是這世間之事,哪有這麼容易的,這夔牛乃是異數,先天有氣數,大機緣,若是收其為徒,以後方丈仙山,少不了一番磨難。”
“不止如此,吾雖承天道之恩,當收徒三人,可這三人不可滿。為師現在已經收徒四人,只是青柳玉竹白蠻為記名弟子,這氣運相當一人又半,再收一人,就滿了。”
“過滿則溢,你等當記得,以後收徒傳道,每人至多兩人,若是沒有遇到合適的,就不要著急。”
明陽如此囑咐著。
三人聽了,心底駭然。
哪怕是成就大羅金仙了,三人也未曾想到這其中有如此多的玄機在其中。
天道有常,若是修道之人違背了天道,就會折損氣運。
一件兩件事情還好,若是多了,那成就難不說,也有隕落之危。
明陽當收徒三人,其中記名弟子算作半個,收了這夔牛,就相當於四個記名弟子,一個入室弟子,這傳承就算是全了。
因此,明陽並不想再收徒了。
孔宣見此,也不再說了。
明陽道:
“世間之事,莫過於滿,這夔牛有些運道,若是能在方丈仙山之外,跪拜萬年,你們便接引起進來,成吾記名弟子。”
“是老師。”
青柳玉竹應聲。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