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頓飯林鶴鳴都吃得戰戰兢兢的,生怕媽媽再問他關於安無恙的問題,她不讓我和家長說,我只能哭著保持沉默。林鶴鳴也不要第三碗了,想趕緊吃完進屋,爸爸出來了,原來他在屋裡鼓搗半天,是寫了一副對聯啊。
“櫛風沐雨,薪火相傳;篳路藍縷,玉汝於成。”
林鶴鳴當戶誦讀,一字一頓,父親鄭重地將對聯交到他的手上,他明白這十六個字裡包含了父親從業二十幾年來凝結的匠人精神,但是今天將這句話送給自己,林鶴鳴還不是很懂什麼意思。
“你爸我只讀過大專,做鐘錶也是日積月累自己琢磨的,我也不知道你們清華大學教了你什麼,但是兒子,你知道為什麼給你取名叫林鶴鳴?就是取自《詩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你如果想成為一名建築師,一名工程師,一名要為國家建設大樓,公路,大橋的人,你必須懂得什麼叫做‘工匠精神’,必須牢牢記住這十六個字。”
林鶴鳴若有所思點了點頭,“謝謝爸,我一定更加努力學習,腳踏實地攻克一個個難關,不辜負您的教誨。我去店裡把這幅字裱好,掛在我屋裡牆上。”嘿!這孩子,剛教你怎麼做事,你怎麼就竄出去了?
“跑什麼,今天沒開店,過來拿鑰匙呀!”
林鶴鳴將裱好的字掛在自己書桌的正對面,爸爸的字也是仿了多少大家的帖子練出的自己的風格。林鶴鳴的字也是和爸爸學的,所以儘管他小時候不學習,字卻從來沒醜過。
林鶴鳴的媽媽培養了他的性格,爸爸的話不多,但是多年的身教更勝過言傳,林鶴鳴高中三年枯燥卻前途未知的日子卻從來沒有放棄,就是從爸爸那裡繼承了堅韌不拔的意志力。今天又把這句話送給自己,教他未來如何工作,如何做事,要成為一名怎樣的人。
林鶴鳴把字拍給安無恙看,安無恙直誇叔叔真棒,林鶴鳴又想起來一件事。
林:寶貝兒啊,今天我媽問我,你怎麼不去追安安呀?
安:啊?那你怎麼說的。
林:我給含糊過去了,你說咱們一直這麼‘地下戀情’嗎?
安:我也沒有辦法呀,我們兩家都認識,這樣太尷尬了吧?
林:唉,這樣子要到什麼時候啊......
安:沒事兒,明天下午回學校不就又正大光明瞭嗎?
林:對了,那要不這樣,明天下午兩點,咱倆不在衚衕口見了,我們在地鐵站見吧,不讓他們看到我們同框。
安無恙突然像小兔子一樣打了個激靈,媽媽在客廳喊她了。
安:嗯...那好吧,先不說了,我媽叫我幹活兒去了。
林:辛苦你了,別回了。
等林鶴鳴和安無恙都在週日下午一起回學校的時候,江曦月竟然還在寫作業,怎麼留這麼多作業呀,我根本就做不完......
晚點名還是蔣凌騎車載她去點的名,然後點完名就趕緊回去上自習,蔣凌給她買了飯帶到教學樓吃的,吃了兩口又繼續邊翻書邊寫。因為她要確保自己寫的都是正確的,只能這樣慢工出細活,一篇小論文終於寫完儲存上之後,江曦月趴在電腦鍵盤底下就睡著了。
打了個盹兒,江曦月突然驚醒,看到蔣凌還在旁邊做翻譯,江曦月把身上披的蔣凌的衣服還給他,突然想起來了,“壞了,我還有作業沒做完的,禮拜二早上就交了”。
再看看蔣凌慢悠悠翻譯著材料,江曦月湊過來,下巴搭在胳膊上趴在桌子一角,可憐兮兮地說,“你能不能幫幫我......我真的好睏哪,我要交不上作業了。”
蔣凌看她今天坐這兒寫了一天了,自己只是陪著她在一邊看看新聞也挺累的,也實在很心疼她,“我能幫上什麼忙啊?”
江曦月抽出一疊列印的資料,“老師讓我們把美國憲法原文翻譯一遍,因為直接找中文版的會有偏差,理解不到精髓,所以一定要讓我們親自翻譯理解。”
“多少頁啊?”
“17頁。”
蔣凌從江曦月手裡把原文拿過來,“那我邊說你邊打吧,現在是八點半,一個半小時差不多吧。”
多長時間?一個半小時,那就是視譯呀,太快了吧...蔣凌翻了翻資料,“但是有些法律專有名詞得你告訴我。”
江曦月激動地新建文件,“沒問題,咱們開始吧。”
眨眼一瞬,我們還是同桌,還是開小灶的日常。
“你慢點兒說,我跟不上了。”江曦月自以為打字夠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