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呢?……在所有這些假設中,只要任何一條成為事實的話,側翼進軍的結局就不是拯救而是毀滅。
第三,令人最難以理解的是,研究歷史的人故意不願看見,這次側翼進舉不能歸功於任何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沒有任何一個人對它有所預見,從菲利的撤退也和它完全一樣,在任何時候都沒有任何一個人看清楚它的全貌,它是由無數的各種各樣的條件一步一步地、一個事件接著一個事件、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顯露出來的,只有當它已經完成和已經成為過去的時候,它的全貌才呈現出來。
菲利的軍事會議上俄軍將領們多數認為理所當然應當沿著下城大路徑直往後退卻。以下事實可以證明:與會者多數意見都贊成這樣撤退,特別是會後總司令和管理糧秣的蘭斯科伊那場有名的談話。蘭斯科伊向總司令報告說,軍隊給養主要集中在奧卡河沿岸的圖拉和卡盧加省,如果向下城撤退,給養存放地就被寬闊的奧卡河隔斷,而初冬季節河運是不可能的。這是必須撇開那個最自然的直趨下城的想法的第一個跡象。軍隊沿梁贊大路向南行進,離給養更接近了。後來,甚至不知俄國軍隊去向的法國軍隊按兵不動,並且保護圖拉的兵工廠,主要的,要接近給養存放地點,使軍隊向南移動,進入圖拉大路。冒險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