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相繼開始了戰鬥機的研發。但是轟炸機對於現在的各國來說就有些雞肋了,不管是航程還是載彈量,飛艇都遠遠超過現在的飛機,所以北洋空軍提出的轟炸機計劃在各國空軍看來是很雞肋的產物。不過也有些人認為,飛艇對於中國這種落後國家而言太過先進了,中國沒有辦法才把飛機作為地面轟炸的手段。就把國民軍大量裝備的迫擊炮一樣,乃是技術落後情況下的無奈代替品。
所以這一次的北洋空軍轟炸機招標技術沒有讓各國空軍很關注,不過北洋空軍卻是依舊固執的進行了招標,袁世凱是鐵了心的,陳敬雲不是要玩飛機嘛,而且玩的還很成功,讓自己吃了不小的虧,這敵人有,他自然也要有。甚至他也是想過裝備飛艇的,不過飛艇那玩意對於1913年的列強來說技術含量還是很高的,至少比飛機高多了,北洋軍還沒那個資本玩大量的飛艇,他想著,國民軍那邊應該也是玩不起飛艇的,只能用飛機。
不管如何,陳敬雲建空軍他也建空軍,陳敬雲玩轟炸機他也玩轟炸機,反正雙方都是半斤八兩的,誰也不比誰更好一些,跟在陳敬雲屁股後頭雖然沒有先機,但是總不會出錯,哪怕是真的錯了,那也是國民軍先錯,對方的損失也會比北洋軍更大。
袁世凱鐵了心要和陳敬雲拼空軍,陳敬雲自然是不會知道袁世凱心裡到底想的什麼,至少在袁世凱在把一支強大的北洋空軍建設出來之前,陳敬雲是不會知道袁世凱要鐵了心和他在空軍拼一把。
得到了空軍成功轟炸了北洋軍的空軍基地,並且炸燬了大部分的北洋飛機後,陳敬雲心裡也是有一絲喜色:“這次你做的還是不錯的!”
江北的北洋空軍之前雖然被壓制著,但是也偶爾會出來偵查,也能夠探知不少國民軍的調動情況,現在空軍把北洋空軍的基地都一鍋端了,可以說蘇南以及皖南的戰場上重新回到了空中情報一邊道的情況,國民軍再一次獲得了單向透明的情報優勢。
伍世鐘被陳敬雲親口誇讚,當即道:“這都是大帥教導有方,世鐘不敢居功!”
他說在也是實話,空軍的整體戰略建設,乃至飛機的研製,裝備甚至是具體使用戰術都是陳敬雲踢出來的伍世鐘不過是個執行者而已。可以說,國民軍海陸軍三軍當中,陳敬雲對空軍的影響是最大的,也是最深刻的,陸軍方向,陳敬雲只是作為一個領袖人物的存在,並沒有提出太多的戰略性想法,至少陳敬雲是不知道該怎麼教下面的那些將領們進行打仗的,充其量只能算是在引進輕重機槍和迫擊炮這一點上有些貢獻,不過這也不是他一個人的想法,國民軍很多將領都是有這種主張的,所以沒有他的指點,陸軍的發展步伐是不會有所偏離的。海軍方面也差不多,雖然陳敬雲心中有著未來航母編隊想法,也提出了高速巡洋艦編隊的建議,但是總體來說現在還沒有給海軍造成重大的改變。只有空軍,這個陳敬雲一手建立的空軍才具備了陳敬雲最深的烙印,從航校的設立,到飛機的設計製造,再到具體戰術的制定,都充滿了陳敬雲的身影,而身為空軍部總長的伍世鐘不過是個執行者而已。
伍世鐘身為空軍部總長,自然很清楚陳敬雲本人對空軍的發展有多大的影響。
“現在北洋空軍的空中偵查威脅已除,空軍方面除了保持壓制外,還需要加大空中偵查的範圍,為陸軍提供更多的情況。另外,空軍的對地轟炸已成規模,空軍處也要繼續加大對地的轟炸,對敵的轟炸不必執著與江北地區的北洋軍固定陣地,那些地區的防空火力太強,沒必要讓數量有限的轟炸機去冒險,不過空軍可以派出少量的轟炸機對運動中的敵軍進行轟炸,積少成多之餘,更可以拖延敵軍的機動步伐!”陳敬雲對國民軍的戰果還是非常滿意的,也希望國民軍在未來的時間裡發揮更大的戰果。不過也沒必要去闖北洋軍防衛森嚴的地區,比如泰山鎮附近,北洋軍的防空火力還是不弱的,對其進行高空轟炸由於那悲劇的命中率,除了浪費彈藥就沒有其他效果了,而進行低空轟炸的話,在密集的防空火力下,對自身的轟炸機部隊也是一個嚴重的威脅,不到緊要時刻,沒必要拿轟炸機部隊去冒這種險。
討論了這些外,陳敬雲還和伍世鍾說了說研發新飛機的事情,包括下一代戰鬥機和轟炸機,空軍部已經撥付了相關的研發資金,和福州飛機制造廠簽訂了研發合同,福州飛機制造廠已經為此成立了新飛機的研發部門。
不過,事實上福州飛機制造廠的新式飛機的研發一直沒停,只是缺乏資金只能在現有的飛機上進行小規模的研發改進而已,現在有了空軍的資金支援,這才成立了專門的新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