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的部隊來源有些複雜,去年的時候就悄然進駐了皖北邊緣地區,並被袁世凱任命為皖北鎮守使,今年年中的時候袁世凱派軍全面進入安徽,他倪嗣沖的倪軍也就跟在河南省第九師之十七旅從北方南下安徽腹地。攻佔安徽後,安徽省內地方軍隊編練三個師,他倪嗣沖的倪軍就趁著這個機會獲取了正式番號,成為了安徽省陸軍第一師,此時正駐紮在合肥。
而安徽省陸軍第二師、第三師,則是由原來的安徽省陸軍整編而來,大半是胡萬泰和顧琢塘的部屬,所以袁世凱就很乾脆的把這兩人任用為安徽省陸軍第二師和第三師的師長,分別駐紮懷寧和巢湖,防備來之安慶和蕪湖方向的國民軍。
顧琢塘原本以為投靠北洋後,會過上好日子,甚至有朝一日飛上枝頭成為舉足輕重的人,而率部進駐巢湖後,他也的確是過了段好日子,正準備了擴編部隊把巢湖當成自己的地盤好好經營一番的時候,國民軍就已經和北洋軍徹底鬧翻臉了。隨後曹錕派遣獨立旅王承斌部南下進駐巢湖和雍南一帶,並且命令巢湖方向的戰事以王承斌為主,他顧琢塘為輔,如此一來,這好日子算是又到頭了。
“王兄,你看是不是給護軍使去電,讓他們再派一部分來增援我們,不然只憑你我兩人的部隊很難守住了!”顧琢塘憂心忡忡的,他可不想在巢湖這裡把自己的部隊拼光,更不想在這裡兵敗身亡。
王承斌也是沉默了會後道:“國民軍真的來兩個師的話,單憑我們兩部固然能守個十天半個月,怕也是不能持久。然而不管如何這巢湖都要守,我家師長已經給我下了死命令,巢湖不能失。所以我準備向師長求援!”
和顧琢塘不同,他王承斌可是和國民軍打過的,去年蘇南戰事的時候,他在第三師第六旅任職第十一團團長,授上校銜。蘇南一戰中,第三師打的極為艱苦,但是也著實打出了第三師的強悍戰鬥力,不但出了唐天喜這個在蘇南戰事中崛起的將領,下面幾個團長也是因功升遷的不少,比如炮兵團團長吳佩孚就是接任了唐天喜的第五旅旅長之位,授了少將銜。第十一團團長王承斌也在曹錕擴編獨立旅的時候被提起來任職旅長,授少將銜。蘇南戰爭中,不管是國民軍還是北洋軍,都湧現出了不少的優秀將領,這些人出現後被上司看重然後在那些苦熬資歷的軍官的羨慕下快速崛起,所謂將星升起說的就是如此了,只是這些將星們能夠閃耀多久卻是不知道其他人所能夠知道的了。
王承斌是在蘇南和國民軍實實在在的硬拼過的,對於國民軍的戰鬥力自然是清楚的,顧琢塘這些雖然也知道國民軍能打,但是卻都是道聽途說而已,遠不如王承斌這些的切身感受那麼深刻。
在蘇南和皖南的諸多北洋軍高階將領大多已經是有了一個不會說出口的共同認識,那就是北洋軍和國民軍的戰鬥力已經是半徑八兩,誰也不必誰弱多少了,要想取勝就要把國民軍當成真正的對手來對待,而不是向那些普通地方軍隊來對待。
這次如果來的國民黨軍只有一個師的話,王承斌依靠自己的獨立旅為核心,再輔以安徽省陸軍第三師配合的話,加上還有地形和事先修築好的工事,要擋下來應該是問題不大的。但是如果來的是兩個師,敵軍兵力翻倍的話,單憑自己一個獨立旅和一個安徽省陸軍第三師怕是要很難抵擋的了。甚至可能一些很搞笑的情況,比如敵軍兩個師的炮兵團一起炮擊,那種數十門火炮一起進行炮擊的猛烈舉動可能就會把沒有經歷過激烈戰事的安徽省陸軍第三師給嚇跑了。這種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當初第三師進攻安徽的時候,就已經試過只進行大規模炮擊那些安徽省陸軍就奔潰逃跑了。
王承斌並沒有太多的猶豫和延遲,當今就是給曹錕發去了電報,聲稱發現了國民軍第五師的蹤跡,巢湖即將面臨敵軍兩個師的部隊進攻,希望給予增援。
曹錕接到電報後,沉思了許久:“巢湖兩個師,安慶那邊兩個師。國民軍這次可是下了大本錢了,足足四個師來打安徽!”
一邊的吳佩孚道:“國民軍此次乃是有備而來的,一次性出動四個師,就算是國民軍兵力眾多,怕也是把預備兵力抽調一空了!師長,現在已經算是確定了,這次國民軍就是衝著合肥來的,你看從安慶和蕪湖兩地出兵,然後這兩邊一路沿著合肥而來就能夠在合肥城對我部形成圍攻。事不宜遲,既然已經確定了他們的主攻方向,我們不動的話恐怕就晚了!”
曹錕何嘗不知道國民軍的目標是對著他的合肥而來,然而要主動出擊的話怎麼主動,他已經連續給馮國璋發去了多封電報,要他派遣援軍支援自己,可是他依舊嚴令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