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了。還有其他幾條也是足以讓普通人望而止步。所以說前清的諮議局選舉符合條件具有選舉權的人是少得可憐,偌大一個福建省有選舉權的人不過五萬多一點。國內第一富省的江蘇也不過十六萬人左右。
這選舉條件高,人數少,選舉起來自然也就輕鬆簡單一些,公正公平這些自然是做不到的,但是也不至於發生鬥毆啊,或者為了幾毛錢就把選舉票就給賣了的事發生,之類的,畢竟有著選舉權的基本都是士紳富商,打架多丟臉啊,買票好歹也拿出幾百上千元來不是。
總體上而言保持著一種良好氣氛,使得諮議成功的弄出來後成為士紳富商的閒聊地方,大夥一起交流交流做生意的心得,哪家院子的頭牌更清純,哪家院子的姑娘更風sāo啊之類的,當然也免不了憂國憂民一番,至於有誰會去聽那就是另外一碼事了。
不過民初的這一場選舉卻是不太一樣,選舉條件降低了很多,為了爭取更多的人支援,國民黨早就支援把主要的兩個限制條件降低了,比如學歷,現在不要求中學了,只要求小學,而小學嘛一個縣好歹也有一所或者兩所,參選的人數會多很多。、還有財產,不要五千了,只要五百就行,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年齡,不再是要求二十五歲以上,而是二十一歲。國民黨這樣做可不是亂來的,因為當時而言,參與政治的大多數都是接受過新式教育的讀書人,老一輩的人對所謂的國會選舉可不感冒,甚至都懶得去關注,更別說投票了。重要的票源主要集中在年輕人和較為開明的工商人群體當中。而這些年輕人的年齡普遍偏低,大多二十左右,而他們也更為支援國民黨這種激進的革命黨派,如此一來對國民黨的選舉就有著莫大的好處。
★★★可將您看到的最新章節或
,方便下次接著看★★★
第一卷 第二百七十三章 國會選舉(一)
各種條件的降低,使得選舉人的數目急劇增加,還是以福建和江蘇為例,福建登記過的選舉人大概有一百二十萬左右,而江蘇那邊則是有將近兩百萬。這個數字雖然不怎麼真實準確,但是也沒有直隸那種六百萬人那麼虛假到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這個數字比例和前清諮議局的選舉人人數相差極大,乃是十倍以上。全國的選舉人加起來接近四千萬,佔據總人口的十分之一。
這個數字雖然有很大的水分,其中大部分選舉人根本就不會去投票,但是依舊可以說明這一次的國會選舉規模有多麼龐大,甚至被稱之為世界最大規模的選舉。而這種大規模的選舉在當時的條件下根本無法有效的實行,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也就不奇怪了。
賄選賣票買票那都是小事了,很多人都會把自己的選票賣出去,換幾毛錢買個燒餅之類的。更嚴重的是發生暴力衝突之類的,候選人被打死打傷的不計其數,一些偏僻的府縣根本就沒舉行什麼選舉,都是縣裡的書辦們直接填寫選票,填完了一場選舉也就辦完了,內定能當選的全都是夠票當選,沒能當選的一張選票都沒有,因為既然都內定不能當選了,填寫幾張選票也就沒意思了,還不如省點功夫一張都不填呢。
不得不提的是,這場選舉當中,黨派的力量依舊發揮了決定xìng的作用,那些個人或者小黨派參選的根本沒什麼贏面的機會,不管是國民黨還是國社黨又或者是其他黨派,大多數都會利用黨派的人力財力來進行選舉,比如要買票啊,個人的財力是無論如何也比不過組織力量的,買了票後黨內部一分,然後那些黨派的候選人們就成功當選了。就算不靠這財力,人家大黨派的參選人都是玩政治的,說起來自然一套一套,威望也不是其他人可以比較的,也贏得了很多選民的心思。
這種優勢國民黨佔據的最大,除了少數幾個省份外,其他省份的大多數議員都是被他們所佔據,就連共和黨也不得不羨慕,至於國社黨在閩浙兩省內還行,但是一出外省就很難了,在沒有國民軍的刺刀和子彈撐腰下,國社黨在外省的發展還是比較困難的,不但國民黨打壓著,就連其他軍閥也都是把國社黨當成了敵對者,尤其是北方諸省,國社黨員們都不敢公開的亮出身份,要不然不但行動受限,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抓,在那些軍閥實力派的心裡,國社黨已經和國民軍劃上了等號,國社黨的滲透就等於是國民軍的滲透,這對他們而言是決不能容忍的。
所以儘管國社黨的一些黨章口號之類的引起了眾多國內熱血青年的歡迎,但是由於種種受限,國社黨在其他省份的成效是相當有限的,連一些地方黨部都不敢公開亮出招牌來,更不要說起公開參加競選了。
畢竟陳敬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