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2 / 4)

小說:辛亥大軍閥 作者:換裁判

好還是決定先用電文發表抗議通電再說,至於以後的政策得看廣州那邊的發展。

所以陳敬雲聽到的也只是北洋的反對電報了,但是徐州和清江浦的北洋軍卻沒有任何的舉動,甚至連戰備都沒有。

這樣的結果讓一大群國民軍的軍官們放下了心來,尤其是浙江的第一師和第二師的軍官士兵們,更是感到那股能逼死人的壓力消除了。自從廣州兵亂後,國民軍司令部就命在在浙江的幾個師加強戰備,而當陳敬雲決定出兵廣州之後,浙北地區的第一師,第二師更是如臨大敵,從之前的常規駐紮變為了戰備值班狀態,士兵全部取消休假,取消高強度訓練科目,保證士兵們在任何時候都有著充沛的體能,而軍官們也全部取消休假,少數回到福州休假的軍官都是乘坐高速客輪趕回部隊。後勤部更是緊急向前線地區運送了大批次的軍用物資,孫廣亮揚言假如真的有戰事發生,後勤部在浙北地區囤積的軍用物資足以支撐第一師第二師半年作戰之用,而且在浙北地區準備了大量的牛馬驢騾畜力,隨時能夠為進行遠距離機動作戰的部隊提供補給。

只要北洋軍有著大舉南下的動向,那麼這兩個師的部隊就會按照目前作戰司制定的計劃迅速北上支援黃興的三個師,奪取上海然後在蘇南一帶依靠南京為中心進行阻擊作戰。後續的國民軍也會陸續北上,比如第七師,第四師,戰略目標就是將北洋軍擋在長江以北,避免北洋軍進入浙江。

當浙北地區的國民軍第一師、第二師處以戰備狀態,準備著隨時迎接北洋軍的大舉南下時,北邊的袁世凱卻是沒有大舉南下的心思,最後只是發了幾封抗議電報了事。這讓國民軍的大批軍官們放下了心來。

別看現在的國民軍也有七八個師了,少說也有十萬之數的總兵力,之前也打過一場杭州的戰事,那一場持續了近十天的戰事讓國民軍得到了大規模作戰的經驗,這一場上萬人規模的大戰讓國民軍第一次體會到了什麼叫戰爭。戰後國民軍第一師的傷亡雖然很大,但是為了將第一師的作戰經驗推廣到全軍,除了將實戰中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和要點編練成冊外,陳敬雲還特地抽調了相當多部分的第一師軍官到福州軍校中擔任教官,然後又抽調了相當部分的軍官乃至士官到其他部隊當中,用以加強其他部隊的戰鬥力。

可即便這樣,國民軍的戰鬥力也不是說有多強了,面對朱瑞這樣的地方軍閥部隊都感覺到如此吃力,假如對上北洋軍這支國內第一強軍,那麼能不能打下去就是個問題了,至少絕大多數的國民軍軍官自己都不認為國民軍能夠在同等兵力的情況下擊敗北洋軍,更別說以少擊多之類的了,作戰司制定戰略的時候都是按照10比7,乃是10比5去考慮的,下屬的第一師和第二師內部制定的多種作戰預案中,也是把集中優勢兵力當成了第一考慮之要求,任何進攻都必須確保兵力兩倍於北洋軍。

民國初年的北洋軍給國內諸多軍閥帶來的壓力有多大是後世人無法想象的,尤其是袁世凱剛當上總統的這年,北洋軍完全還在巔峰狀態。這也是之前陳敬云為什麼一直極力和袁世凱避免衝突的原因,甚至當時都考慮過投向袁世凱哪一邊。只是事情的變化總是出人意料的,陳敬雲想低調,但是偏偏低調不了,浙江裡的杭州一戰徹底暴露了國民軍的實力,更加暴露了陳敬雲的野心。

現在陳敬雲和蔡鍔一樣,都被袁世凱當成了心腹大患,還是那種不除不快的那種。

不過這時候,手裡沒錢,還等著善後大借款的袁世凱還是得先忍一忍,所以面對陳敬雲在廣東方面的進軍,他只是發表了電報譴責一二,但是並沒有在蘇北地區做出相應的軍事舉動。

不過,袁世凱也好像是被刺激到了一樣,還不等部署在河南的北洋軍第九師成軍,就迫不及待的宣佈組建第十師、第十一師兩個師。

這兩個師和之前擴編的幾個師不一樣,之前新編的第七師、第八師、第九師都是從原有的部隊升格而成,頂多就是補充了相當部分的新兵和軍械而已,但是主體還是原來的部隊,比如第八師的主體就是張勳的江防軍,第九師就是原來的河南新軍,而第七師則是直隸混成協,充其量只能說是擴編,而不能說是新編。

然而這個第十師和第十一師卻是不一樣,之前並沒有主體部隊,而是袁世凱從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第十六師中抽調軍官和部隊資深士兵為骨架搭建起來的。而且這也不是大編制抽掉,而是最多也只有營一級別的抽掉,避免讓新編的第十師和第十一師受到原來部隊的影響,而且諸多的基層軍官都是直接抽掉的保定軍校在校生。

袁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