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的二十幾萬的兵力下去,另外蒙古等西北地區不穩,沒有十幾萬兵力也是不夠的,再就是西南地區少少的也得十幾萬。
總之說來說去一句話,那就是兵力不足。
面對陸軍的1915年陸軍整編方案,陳敬雲考慮許久後又是找沈綱等幾個陸軍將領詢問了一番,最後是批准了這一計劃,但是陳敬雲卻是把這份計劃的實行時間從一年內延長為三年,換句話說就是準備分年付款擴軍,而不是現在這樣要一次性拿出來。
沈綱找了陳敬雲後,薩鎮冰和程璧光等海軍的人也找了上來,並且帶來了經過修改的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在上一次海軍提出的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中,可是要求購買兩艘戰列艦、兩艘兩萬噸大型巡洋艦以及四艘輕巡和十八艘驅逐艦的龐大計劃,所需經費高達三四個億,陳敬雲當初只看了個開頭說要在三年內購買兩艘戰列艦的時候就沒有繼續看下去而是直接原封不動的退回給了海軍部,並且嚴肅的告訴了程璧光,要求海軍部正視財政狀況,切莫提出不切實際的擴軍要求。
被陳敬雲嚴肅批評後,海軍方面並不甘心失敗,要求購買新式戰列艦的話題他們從1911年提到了現在的1915年了,幾乎隔幾個月就和陳敬雲提一次,雖然每次都無法獲得批准但是不影響海軍方面繼續提出類似的計劃。不過出於實際考慮,海軍還是很快提出了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的修正案,戰列艦和大型巡洋艦已經被程璧光自己給劃掉了,但是建設三個雷擊艦隊的計劃被保留,雷擊艦隊的核心就是以三艘驅逐艦為一支隊,三支隊為一個雷擊艦隊,一支雷擊艦隊配屬一艘五千噸以上的旗艦。建成後一共擁有三艘輕巡、二十七艘驅逐艦。除了建設三個雷擊艦隊外,海軍部提出保有一支戰列艦艦隊、一支高速巡洋艦隊,也就是分別以現有的兩艘前無畏戰列艦和兩艘裝甲巡洋艦為核心組建戰列艦艦隊,以兩艘重巡為核心組建高速巡洋艦隊,而現有的四艘輕巡則是分別給戰列艦艦隊和巡洋艦隊各配屬兩艘當做偵查巡洋艦,而實際上這四艘巡洋艦一開始也地區是作為偵查巡洋艦設計的,並不是作為雷擊艦隊中的旗艦所設計。
至於一批海字舊艦因為老舊過時的原因則是不在編入主力艦隊,而是用作海防以及訓練所用。
除了遠洋艦隊外,海軍第一期發展計劃中還提出了要求建造五十艘的百噸魚雷快艇,用於各港口、長江、珠江等入海口的近海防禦。
計劃是美好的,不過當陳敬雲看到這份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的總費用高達八千萬元的時候,陳敬雲再一次揮起了砍預算的大刀,這一次他也是懶得讓海軍那群人改來改去了,因為海軍那群人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太多了。
於是乎他直接在海軍的第一期發展計劃中提筆修改,繼續抱有戰列艦艦隊、高速巡洋艦隊是可行的,為此可以撥付一定款項對兩艘前無畏以及兩艘裝巡進行現代化的改裝,主要是改進無線電通訊、火控裝置方面。而建設三個雷擊艦隊的計劃也直接砍掉一個,只剩下兩個雷擊艦隊,如此一來的話排除海軍現有的艦艇,就只需要新建六艘驅逐艦和兩艘雷擊艦隊的旗艦。
魚雷快艇方面陳敬雲也是覺得有必要,不過卻是不需要一下子就建造五十艘那麼多,按照魚雷快艇九艘一支隊的編制,先建設三個支隊就可以了。
如此一來這個海軍第一期發展計劃的主要內容就是變成了新建兩艘雷擊艦隊旗艦巡洋艦,六艘驅逐艦,二十七艘百噸以下的魚雷快艇,總費用大約在四千五百萬元左右。分成三年撥付的話,一年就是一千五百萬左右。
當然了,海軍的發展並不單單隻建造海軍,海軍基地的建設和海防設施的建設也是需要花費大量的軍費。
相對於陸軍和海軍的發展計劃透過困難重重,空軍甚至沒有主動提交發展規劃的時候,陳敬雲就已經指示空軍方面要在三年內建成五個聯隊的規模,並要對現有的飛機進行升級換代。
在三家爭吵了好幾天後,軍費的分配方案終於是確定了下來,陸軍方面再一次霸佔了絕大部分的軍費,三億軍費裡拿了兩點三億元。海軍雖然拿了個小頭但是也有五千萬元,但是去年陳敬雲承諾的高達八百萬元特別造艦經費也算算進了這五千萬里頭,作為小弟弟的空軍則是得到了兩千萬元的預算。
軍費預算的分配自然是不可能讓人人都滿意的,但是好歹算是照顧到了各方面,薩鎮冰和程璧光面對陳敬雲親自砍掉的那些海軍發展專案也是隻能息事寧人,不過海軍也沒停止他們的戰列艦夢想,薩鎮冰時刻都準備著找機會為海軍購買兩艘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