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得不說現在的中福公司的汽車質量上有所欠缺,以至於私人比較少購買,這就形成了國內的政府部門用車是清一色的中福汽車公司的組裝車,而各大公司以及那些富豪們的用車則是進口車輛居多。
現在的南京新東路街道上,就是停泊著中國最大密集度的汽車,從這些汽車內不時的走出來那些身穿正裝,頭髮疏得整齊發亮的商務精英們,這些人很快就陸續進入了新東路兩旁的各棟辦公樓內,這些辦公樓大多都有著三層以上,其中部分超過了五六層並裝上了當時還極為新鮮的電梯。
在這些大樓當中,華夏銀行的總部所在就是一棟六層高的大夏,作為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的銀行,控股著國內幾乎絕大部分重工行業公司,甚至有著發行貨幣、國債等權力的華夏銀行,其資本規模外人已經是無法得知了,甚至連華夏銀行的最大股東陳敬雲都是搞不太清楚華夏銀行到底有多大的資產規模。
而作為這樣的一個財團巨頭,華夏銀行的總部自然是修築了富麗堂皇,單單是一樓大堂天花頂上的那一盞從義大利進口的水晶吊燈就價值超過了十萬元。
從鋪著大理石的大堂走過去,就是到達電梯口,一排三座電進口的奧的斯電梯梯隨時為上下樓的辦公人員服務,走進電梯後,電梯服務生會把你準確的送到想要到達的樓層。
在大夏的頂樓也就是第六層,這裡並沒有和樓下幾層一樣眾多人元忙綠無比,相反這些人員看上去有些少,因為這裡乃是華夏銀行的數個高層人員的辦公樓。其中在國內乃是世界銀行業內都已經大名鼎鼎的陳氏兄弟就在這一層樓裡辦公。
依靠著陳敬雲提供的政治支援,陳敬海和陳敬聲這兩個陳敬雲的堂兄弟把當時的國有銀行也就是福州銀行改為了商辦模式,然後以陳家產業入股,最後成功的把福州銀行變成了陳家全資產業,由此成立了華夏銀行,當時這個銀行是陳家全資控股,而隨著華夏銀行的不斷發展,為了吸引更多的資金以及陳敬雲處於政治上的考慮而拉攏國內的那些超級富豪們,所以陳家陸續出售了部分華夏銀行的股份,這些少量出售的股份給華夏銀行帶來了龐大的現金支援,同樣那些富商們陸續入股華夏銀行,一邊享受著華夏銀行豐厚的紅利分配的同時,也是在政治上站到了陳敬雲的船上。
到了1915年後的今天,華夏銀行已經發展為國內的巨無霸,其當初陳家全額控股的模式也已經有著諸多改變,現在華夏銀行的股份當中,陳敬雲個人佔據了70%,陳敬雲的大伯,也就是陳敬聲的父親佔據了2%,陳敬雲的三叔也就是陳敬海的父親佔據了2%,此外陳敬聲以及陳敬雲個人分別擁有0。5%的股份。如此一來,陳氏家族在華夏銀行佔據的總股份就是高達了75%,首先值得說明的是,陳敬聲和陳敬海兄弟的股份並不是來之於投資,而是作為職業經理人獲得的股份份額,說白了就是陳敬雲從自己的份額裡拿出來1%的股份分給了這兩兄弟。而陳氏另外兩家分別所佔據的2%股份乃是當初收購華夏銀行時所出的部分,換句話說這兩家的2%股份是他們一大家子的共同財產,得好幾個兄弟分呢,但是陳敬海和陳敬聲兄弟的股份則是他們自己的了。
別看這隻有小小的0。5%,要知道華夏銀行現在的資產規模是以數十億來計算的,這小小的0。5%也是價值千萬元以上,之前華夏銀行為了募集資金的時候,那些富豪們拿出幾百上千萬也沒能得到超過0。5%的股份,華夏銀行前後出售的20%股份當中,其中擁有最多的就是盛宣懷了,這個人在華夏銀行第一次私募的時候就是拿出了超過伍佰萬元的資金,當時華夏銀行遠沒有現在這個規模,資產不過億元左右,所以當時的盛宣懷一下子就成為了僅次於陳氏家族的,並掌控了5%的股份,隨後華夏銀行又進行了數次的股份稀釋用以募集資金,到了現在盛宣懷的股份已經只有1。7%左右,但是他依舊還是華夏銀行的第四大股東,僅排在陳氏家族的幾個人之後。
至於其他的股份,大多是被國內其他富豪所收購,大多數只擁有了零點幾的股份,少數幾個則是超過了1%
儘管股份的份額看上去很小,但是帶給這些富豪們的利益卻是龐大無比,相對於國內其他幾家大型銀行,華夏銀行有著先天性的各種巨大優勢,利潤的增長快速無比,而更讓人動心的是,華夏銀行他不單單是一個銀行那麼簡單,華夏銀行投資了那麼多資金下去後,讓華夏銀行幾乎成為了中國國內所有重工企業的控股人,隨著這些下屬企業的發展,華夏銀行的資產規模還在快速攀升當中,而華夏銀行的資產規模不斷擴大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