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地方守備團雖然不咋地,但那時和國民軍的野戰部隊以及和北洋軍相對比的,已經統一裝備漢陽造或者88式步槍的他們甚至還有一些舊式的火炮,如此用來對付土匪、民眾的叛亂那是綽綽有餘,甚至某些地方守備和其他軍閥的正規部隊打起來也絲毫不落下風,比如安慶守備團可是一直在安慶前線配合第十五混成旅進行作戰的,裝備了機槍和迫擊炮的安慶守備團野戰能力不比國民軍的一個野戰步兵團差多少。
陳敬雲在福建和浙江兩省進行土地改革的時候,採用的是強力推行的方式,那些地主們要麼聽從政府的建議放棄土地換成部分專案的股份從事工商業,要麼放棄土地換了錢混吃等死。當然還有第三條路可走,那就是死守土地不動搖,迎接他們的就是國民軍送給他們的子彈!
國民軍的軍紀素來以嚴酷著稱,但是這種嚴厲指的是服從命令,而不是說什麼不擾民,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之類的。國民軍從來都不是一直什麼愛民如子的軍隊,陳敬雲也不是有著什麼婦人之仁的人,國民軍現在之所以沒有傳出殘暴的名聲,那是因為軍隊的指揮官們沒有命令士兵去屠殺民眾,但是那天陳敬雲要是真腦袋發燒了,下了屠城之類的命令,那麼前線的國民軍大多也是會沒有什麼心理負擔的執行。
實際上類似的例子也不少了,幾乎每一場攻堅戰中國民軍都會向依靠堅城防守的敵軍進行大規模的炮擊,而這種幾乎無差別的炮擊造成的民眾傷亡是龐大的。
正是因為戰爭會讓民眾傷亡巨大,財產受到極大的損失,所以這幾年的內戰才讓中國的民眾生活苦不堪言,不在戰區的民眾還好,而處於戰區當中的民眾則是苦不堪言,為了逃離戰爭,安徽和江蘇一帶的民眾去年就已經大規模的逃亡,少數去北方,而大多數去了南方尤其是上週、南京、杭州這一帶的長江三角洲。
大批逃亡的民眾也給長江三角洲近兩年膨脹發展的工商業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資源,不得不說這世界上的事情多少有些奇妙的。
和去年的合肥、滁州一樣,幾乎在國民軍抵達徐州城下的時候,徐州城的民眾就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逃亡,他們大多數都已經是聽到了合肥、滁州、江北等地區民眾面臨戰火時的慘況,在兩軍投入十餘萬部隊進行在戰略決戰的地區裡,夾在中間的民眾永遠是死傷最多的。不想死的人們,不管是昔日的達官貴人還是市井小民都已經在去年冬天的時候陸續離開了徐州,有些是逃到了鄉下躲避戰亂,而有些人乾脆直接往蘇南、浙江而去。
報紙上經常說福建、浙江、蘇南那邊如何如何,那裡沒有戰亂,那裡有著無數的工作機會,這些都吸引了眾多生活無著的窮苦民眾。
而上海、南京、杭州表現出來的繁華同樣也是吸引了眾多達官貴人前往,一方面是躲避戰亂另外一方面也是下意識的往這個政治經濟中心地區彙集,尋求更多的發財機會。
等國民軍在大年初四這一天正式發動春季攻勢時,徐州城內的居民已經十去五六,連半數人都不到了,而這半數人裡也是都躲在家裡瑟瑟發抖,自從數天前國民軍開始為春季攻勢進行準備的時候,北洋軍那邊也是看出了不妥,這兩天已經封鎖了進出徐州的交通要道,由於軍事物資緊張,北洋軍還對城內的生活物資進行了管制,避免徐州被包圍後生活物資不足。
徐州城僅僅十里外的官橋鎮,這個平日裡不起眼的小鎮如果是在往日時分是不會引起人們注意到,但是今天,這個名字卻是被大多數的軍方將領所知,原因很簡單,因為國民軍第一軍的軍指揮部就設立在這裡。本來第一軍的指揮部是設立在宿州的,但是隨著部隊已經朝著徐州包圍而去,李繼民為了就近指揮就把第一軍的指揮部繼續往前搬,一直搬到了這個距離徐州只有十里之距的小鎮子上。
李繼民看著手中的戰報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擔憂神色後放下戰報,然後又是對著桌上的徐州周邊的地圖看了起來,半晌後才抬起頭來:“第二師走的太快了些,讓他們停一停,讓他們左翼的第九師進入預定地區後再進軍,避免孤軍深入遭遇集中打擊!”
身邊的上校副官聽罷立即拿出紙筆記了起來,然後立即就出去準備電報室讓通訊營的人發出李繼民的最新作戰命令。
李繼民這個時候也是拿出了外套,披上後就是出去,儘管已經立春,但是現在還是太冷,和深冬也沒有太大的差別,李繼民看著地上的積雪面露憂色。
本來按照他的意思,這春季攻勢是不應該在這個時候發起的,至少也要等這場雪停了再說,可是參謀部那邊為了發起全國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