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諸位可都有什麼意見?”
張作霖說罷後,下面的第二十七師炮兵團團長張作相站起來道:“督軍,我的意思還是和剛才說的一樣,南京那邊已成大勢,加上袁總統已經西去,段祺瑞為首的一群北洋老人都已經投了南京那邊,縱然還剩下一個湖北段芝貴,但是絕無抵擋國民軍統一大勢。再者以國民軍囤積在京津一帶以及山海關、唐山等地的部隊,國民軍要進軍東北的話,斷然不是我們區區一個第二十七師可以抵擋的。”
“東北一地可不止我們一個第二十七師,還有廣寧那邊的第二十八師呢!另外還有第三混成旅和第四混成旅也都還在!”身為第二十七師五大團長之一團長的張景惠此時也開口了。
不過他的話音剛落下,第五十二旅旅長湯玉麟也開口了:“馮督辦手下的二十八師可是和我們素來不和,這幾年來相互之間的矛盾也不小了,難不成還能指望和他們聯手對敵不成?至於那兩個混成旅,雖然有著中央陸軍的番號名義,但是不過是人員槍械兩無不過是個空架子而已,真要打起來連估計連人家一個團都擋不住!”
說到這裡,湯玉麟轉頭對張作霖道:“督軍,東北雖大,但是如果我們頑抗的話,國民軍一旦大肆進軍,到時候怕也無我們的立足之地啊!”
張作相也是開口:“除了我們這邊,吳俊升早就和南京那邊眉來眼去了,北京城一被拿下,他吳俊升就是發表了通電擁護南京,那陳敬雲也大方,竟然一出手就是一個騎兵師的編制和一箇中將的軍銜。而且根據探子回報吳俊升手下的第二騎兵師已經離開駐地,如果猜得不錯的話,他們應該是往我們這邊來了!吳俊升有這樣的動作,很明顯就是為了配合山海關那邊的國民軍部隊。”
這些人你一眼我一語,七嘴八舌的說著,有的說頑抗到底的,也有的說想要向日‘本人借勢的,也有的人說要聯合馮德麟的第二十八師以及吳俊升的騎兵一起聯合抵擋國民軍的東進。而聽著這些話非但沒有讓張作霖定下心思,反而是心中更猶豫了起來。
和其他崛起的軍閥一樣,張作霖的崛起之路下鋪滿了屍體,土匪出身的他沒有和其他東北土匪一樣被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而是在清末時期抓住了招安這面大旗隨後進入軍界當中,成為了奉天巡防營中路統領,辛亥後奉天巡防營中路改編為第二十七師,他也就順勢成為第二十七師的師長,中將軍銜,並率部駐紮在奉天,和駐紮在廣寧的第二十八師師長馮德麟一起成為了東北兩大軍閥,同時也成為了死對頭。馮德麟和張作霖一樣出身土匪,不同的是日俄戰爭中張作霖是誰給好處就幫誰,打過俄軍也打過日軍。而馮德麟則是從一開始就是幫助日軍打擊俄軍,加入了東亞義勇軍,隨後更是得到過日‘本天皇頒發的寶星勳章一枚。辛亥革命後,日‘本人執行南北計劃,在南方扶持陳敬雲的同時也在東北選擇軍閥進行有限力度的扶持,而主要的目標就是馮德麟了,不過日‘本人同時也對張作霖進行拉攏扶持。
其後隨著南方戰事緊張,袁世凱把原本駐紮東北的北洋嫡系第二十師和第二十三師相繼掉入南方,雖然在東北也成立了第三混成旅和第四混成旅用以補充空缺,但是這兩個混成旅缺兵少糧編練差不多兩年了卻一直是個空架子。由此是讓張作霖的第二十七師以及馮德麟的第二十八師成為了東北最大的軍事力量,當然了,還有吳俊升手下的奉天第二騎兵旅也是不小的一股戰力。
其後張作霖也是順利的得到了奉天督軍的位置,由此成為東北名義上的最大軍閥,不過現在的他能夠掌控的依舊只有一個第二十七師,其他的不說,單單是奉天軍務督辦馮德麟手下的第二十八師就和他相當不對頭。
兩人為了爭奪東北這兩年可謂是進行了一系列的明爭暗鬥,但是兩人卻是誰也奈何不了誰。
可是還沒有等東北這邊張作霖和馮德麟分出勝負來,北京就已經被國民軍攻下了,段祺瑞和黎元洪為首和南京進行了所謂的第二南北和談,宣佈雙方組建聯合政府,黎元洪和段祺瑞等一大票原來的北洋高層擔任了南京共和政府的高官。張作霖很清楚這表面上是說南北和談並組建聯合政府,但是實際上就被北洋投降了。要不然的話這明面上說的是組建聯合政府,怎麼會除了黎元洪擔任一個副總統外,其他的各重要部門連一個總長甚至次長的位置都沒有撈到手,就連段祺瑞也不過是擔任了一個參謀部常務次長而已。
北洋的落敗也讓東北地區的張作霖陷入了兩難的選擇當中,國民軍攻佔了北京後,陳敬雲自然不會讓部隊就停止步伐的。國民軍下令成立了第十軍,調遣第二師、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