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進軍琉球(一)
茫茫東海之上,一支大規模的艦隊已平穩的航行在海面上,這支大規模艦隊包含了第二航空艦隊中的兩艘艦隊航空母艦,他們將會一路南下,然後在上海外海和從上海出發的其他主力艦隊匯合。
然後彙集了主力艦隊後,他們將會和其他艦隊一起組成一支龐大的艦隊,並護送著第三集團軍高達八萬餘人的部隊前往琉球,這些登陸部隊包括了海軍陸戰軍,轄有海軍陸戰第一旅、海軍陸戰第二旅以及一個海軍重炮團、此外還有一個陸軍第十九軍,轄有陸軍第二十一師、陸軍第三十三師、陸軍第四十七師,以及一個獨立重型炮兵旅。
為了琉球攻略,國家軍事委員會可是特地成立組建了第十九軍,中國原本有十八個步兵軍,三個裝甲軍,而第十九軍成立也就代表著將會是中國陸軍序列中的第二十二個軍級編制。
至於海軍陸戰軍,這只是海軍內部的臨時編制,為了能夠統一指揮兩個海軍陸戰旅而臨時設立。
以上的兩個軍一同編成了第三集團軍,全面負責琉球諸島的陸上戰事,而第三集團軍的司令則是由剛獲得晉升的黃安源上將擔任。
黃安源在戰前擔任參謀部作戰次長,中日戰爭爆發後被調任到第一集團軍任職參謀長,第一集團軍在朝鮮大獲勝利,也就直接導致了大量的將領獲得了晉升,等朝鮮戰事那邊稍停後,就有大批的第一集團軍所屬的將官回國並獲得了晉升,陳儀、黃安源兩個人被齊齊晉升為上將軍銜,其中陳儀接任李連陽人成為第一集團軍第二任司令官,黃安源則是成為了新成立的第三集團軍司令。
這兩個人的晉升在陸軍內部已經是早有預料的事情了,不管是從資歷上來說還是從軍功來說,他們兩個人都已經是被陳敬雲內定為了下一代的陸軍上將的人選,要不然也不會把他們派到超喜愛你第一集團軍去,為了就是讓他們獲得這一份資歷後能夠順利晉升上將。
這短時間裡獲得晉升的也不止他們,此外還有海軍的關時傑以及宇文濤和溫庭和,而這三個人除了溫庭和是舊閩系的人外,另外兩個的關時傑和宇文濤都是屬於後崛起的新派海軍將領,換句話說他們兩個人就是陳敬雲在海軍裡的直接代言人。
而這一次的琉球作戰計劃中總司令乃是關時傑上將,陸軍的黃安源則是副司令。
關時傑上將率領的艦隊規模乃是中國海軍史中最大的一次,比上一次的海空大戰都要來的龐大,艦隊中包括五艘航空母艦,四艘戰列艦,四艘重型巡洋艦以及八艘輕巡洋艦和二十六艘驅逐艦,此外還有眾多的運輸船。
此次為了能夠更加順利進行琉球攻略,同時也是解決上一次的海空大戰中對指揮體系中暴露出現的問題,海軍臨時對海軍的指揮體系進行了一定的更改,以前是第一艦隊下轄第一航空艦隊、第一戰列艦編隊然後還有巡洋艦隊、雷擊艦隊進行作戰。而大戰過後,一方面是為了解決指揮上的麻煩,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海軍陸續有戰艦戰沉從而影響了編制的欠缺,所以海軍對現有的編制進行了一定的調整。
首先是把各基地的海防艦隊從第二艦隊、第三艦隊中剝離出來,以各基地的海防艦、魚雷艇等為基礎,設立了獨立海域艦隊,專門負責一片海域的的海防守備任務,比如原先部署在廣州海軍基地的第一海防艦隊原先是歸屬於第三艦隊,現在則是單獨出來並接受湛江基地、海口基地等海軍在中國南海地區的基地以及海防船隻。這樣一來,第一海防艦隊規模就是擴到為了一支區域艦隊的規模,擔負中國在南方沿海地區的防備任務,同樣以上海、舟山等為基地的第二海防艦隊也進行類似改編,此外還包括旅順基地的第三海防艦隊,將會成為一支負責渤海、黃海等海域的區域艦隊。以海參崴基地、朝鮮元山港、朝鮮釜山港為基地的第四海防艦隊將會負責日本海。
而這四支海防艦隊並不是說會擔負這一海域的主力作戰任務,他們的任務只是對這一海域進行常態巡邏,保護沿海地區以及各海軍基地的防備,說的簡單說,他們是用來防守的。
而真正的作戰主力,依舊會是海軍的主力機動艦隊,主力艦隊也不再是侷限於之前的三大艦隊的限制。
而對於主力艦隊的編制改動,海軍內部還有著不小的爭論,而爭論的焦點依舊集中在航空母艦和戰列艦到底誰會是艦隊核心的問題上,不過面對海軍內部的爭論,陳敬雲卻是沒有給他們太多瞎扯淡的時間,直接給了海軍高層“以航空母艦為核心建立機動艦隊”的指示。
陳敬雲都開口了後,海軍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