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數年已經不能用快來形容了,而是得用爆發來形容了。
這兩年來繃得有些緊的戰時經濟縱然出現了一定的緩解,不過國內的工業生產總體上依舊還處於國家軍事委員會的掌控之下,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目前依舊處於戰時經濟狀態下,只不過執行的只是片面的戰時經濟而已,並非和其他參戰國一樣已經進入了全面的戰時經濟。
然而透過了二戰前期的一系列對外擴張,不但獲得了東南亞各國的資源和市場,更加獲得了西伯利亞和中亞以及遠東這些龐大的領土,這些新佔領的領土縱然還存在著各種問題,比如獨立勢力以及游擊隊等問題,但是這片廣大的領土不但讓中國把國防線全面推進到中亞和西伯利亞地區,同時這一大片的地區也給中國帶來了數不盡的資源,尤其是中亞地區的各種資源眾多,雖然中亞局勢稍微穩定之後,中國國內的資本界就是掀起了一片向中亞擴張的潮流,眾多的資本力量投入到中亞之中,然後開發各種礦產資源。
當然變化最大的還是移民,從1942年開始,每天都有大量的移民乘坐火車進入遠東和西伯利亞以及中亞地區,這些移民除了一些尋發財夢的人,絕大部分都是國內無地或少地農民,中國國內人多地少的情況一直都存在著,尤其是中原地區的幾個人口大省,土地資源更是緊張,但是東北大開發雖然也緩解了一定的人口緊張問題,但是隨著數十年的和平發展,人口又是增加了好幾千萬,到了1943年,不算中亞以及西伯利亞其他民族人口,僅僅是中國固有領土的人口都已經達到了五億六千萬之數。這麼多人口總是有眾多人沒有土地或者是土地比較少的。
這個時候,政府把新佔領區的大量土地以無償的形勢送給移民,並且許諾分得的土地連續耕種五年後就獲得永久擁有權,這樣的移民措施使得了大量人不惜冒著北方的嚴寒移民。
當移民越來越多,當地的人口比例移民佔據了主體之後,那麼這些領土就永遠會成為中國領土了。
中亞以及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大開發,也給中國帶來了龐大的工業發展機遇。
本來中**方的戰爭物資需求就極為龐大,使得國內工業力量滿負荷運轉,但同時還有著廣大的日‘本市場、東南亞市場、國內民間市場,這些市場每天都需要海量的工業產品,而巨大的市場需求使得了中國工業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擴張,每一天裡都有新工廠被建成,每一天裡都有無數農村離開土地,然後走進工廠。
如果說以往的三十年工業發展奠定了中國工業基礎的話,那麼過去數年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刺激,帶給中國工業的是坐火箭般的擴張。
1939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前,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千兩百億華元。戰爭爆發後,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高速攀升,到了1941年的時候,達到了一千六百億華元。然而在控制了中南半島,佔領了中亞以及西伯利亞等地區後,到1943年的今天,中國的國民生產種植達到了兩千八百億之巨,短短數年內就是翻了一倍還多。
當然了,這並非是中國的特例,因為這些國民生產總值的資料裡頭包含了大量軍事物資的生產,人家美國人的國民生產總值還從1939年九百多億美元變成了1943年的一千九百多以美元呢,增加幅度不比中國的少。
但是這裡頭有著一個區別那就是,美國的這些生產總值大部分都是用於了戰爭,也就是說美國的生產總值都被戰爭消耗掉了。然而中國的生產總值雖然也有一大部分被用於軍事上,但是還是有相當多的一部分是用在了民用品以及工業體系的擴張之上。而且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場戰爭里美國人只是把原有的工業產能恢復過來而已,就已經達到了這樣規模,但是對於中國來說要達到如此多的產能,卻是進行了大規模工業產量擴張。
如此一對比就可以說是,美國的工業基礎規模在戰爭中並沒有發生變化,只是把原有閒置的工業產能發揮出來而已。而中國卻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而被迫進行了大規模的產業擴張,從而增加了工業基礎。
如果說戰前中國的工業基礎連美國的三分之一都不到的話,那麼經過這幾年的戰時建設已經擴充到了將近一半了。
說著中國工業經濟規模發展迅速的時候,這裡頭有著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中國這些年之所以有著如此大的市場需求,那完全是因為戰爭的推動,不管是民間市場還是軍用市場,這些龐大的需求都是無法持久的,一旦戰爭結束,軍隊大幅度裁員,削減軍工訂單,失去了日‘本以及東南亞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