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和第22分艦隊,同時還有第24、25分艦隊以及第二機動艦隊的直屬艦隊。擁有如此龐大實力的他縱然在華山號被重創而損失了一艘航空母艦的戰鬥力,但是他依舊可以運用五艘航空母艦的以及數百架艦載機的兵力。
而這些兵力對於呂健而言,已經足夠!
“暫緩第三波攻擊機群的出擊,升空部分戰鬥機擔任防空任務後,命令讓嵩山號和泰山號做好接受第二波攻擊機群的降落!”第21分艦隊的趙子棟少將此時算得上是整個第二機動艦隊裡最為忙碌和緊張的分艦隊司令了。
從凌晨時分到現在,實際上整個海戰都是圍繞著第21分艦隊而進行,其他分艦隊不過是附屬而已,而趙子棟少將也是感受到了龐大的壓力!
從開戰到現在,他除了接受到了來自直屬上司呂健中將的命令外,他還接到了眾多大佬的電報,第一艦隊司令陳紹寬上將在得知了奄美群島海戰爆發後,給交戰的幾個重要將領親自發去了鼓勵和慰問電報,而早上九點多,他又是接到了來自海軍部總長關時傑元帥的鼓勵電報。
隨後的十點多,他更是接到了來自總統府陳敬雲的電報,電報上的內容不多,就是激勵趙子棟少將要奮勇作戰,為黨‘國立功。
這些來自海軍和總統府的電報並沒有涉及到任何的指揮以及命令,因為這一次的海戰最高指揮權並不在第一艦隊司令陳紹寬上將的手中,也不在海軍部總長的關時傑元帥的手中,更不是陳敬雲可以插手的,這一次的海戰的最高指揮權在第二機動艦隊司令呂健中將的手中。
根據中國海軍的相關條例,具體戰役裡上級將領是無權插手具體指揮的,要怎麼打,那是呂健中將的絕對權力!
如果說對這場海戰有著戰略指揮權的話,不是第一艦隊司令陳紹寬,也不是海軍部總長關時傑,而是海軍部作戰部部長金宏業上將。
中國海軍的指揮體系要比陸軍和空軍的複雜的多,除了三大艦隊外還有七支海防艦隊,這些艦隊名義上都嫡屬於海軍部,然而海軍部對這些艦隊都只有行政管轄權力,而相對的三大艦隊對下屬的各機動艦隊、特遣艦隊也只有行政管轄權力。
也就是說,海軍部以及三大艦隊司令部並沒有作戰指揮權,只是行政管轄權而已。
真正對各大機動艦隊以及特遣艦隊有直接指揮權力是是海軍部作戰部,如果說在早期海軍部裡的作戰司只是一個參謀機構話,但是在三十年代後隨著中國海軍的規模急速擴大以及為了協調這支龐大海軍裡各分艦隊的協同作戰能力,作戰司升格為部,雖然名義上依舊嫡屬於海軍部,但是其作戰部的部長軍銜卻是上將,和早期海軍部的部長是同一個軍銜,除了行政上依舊歸屬海軍部管轄外,其內部的作戰規劃業務已經獨立出來。
而此時,海軍部作戰部長金宏業上將就是站在陳敬雲面前,陳敬雲旁邊還有關時傑元帥。
“現在的情況怎麼樣了,呂健那邊到底有沒有把握?”陳敬雲在早上七點多就已經是得知了奄美群島發生了大規模海戰。
如果說第二機動艦隊只是和日‘本艦隊發生了小規模戰鬥的話,是不會被彙報到陳敬雲這裡來,但是到了早上七點多的時候,第二機動艦隊方面已經是確定了對面有日‘本主力艦隊,而即將發生的大戰可能是中國海軍數十年來所進行的最大規模海戰,因此這個訊息層層上報最後被陳敬雲得知。
可以說從早上七點多開始,南京的海軍部就已經是開始忙綠起來,裡頭的參謀根據前線的情報推論著雙方的情況,判定雙方的情況,第21分艦隊進行著防空戰的時候,在南京的一大群海軍將領同樣緊張而揪心的等著結果。
金宏業上將上前道:“根據呂健的回報來看,現在第22分艦隊已經和21分艦隊快要匯合,屆時能夠極大的加強第二機動艦隊所能夠發出的攻擊力量,同時艦隊的匯合也能夠讓防空圈更加緊密,避免敵人機群的打擊。己方整合了兵力後完全能夠對日‘本殘餘兵力發起進攻,爭取把日‘本的那兩艘航空母艦徹底留下!”
這個時候,受限於偵查距離的影響,第二機動艦隊還不知道日‘本的增援艦隊已經高速靠近了,他們目前的判斷依舊是基於日‘本的現有兵力,而這也是呂健中將想要繼續發出第三波攻擊,把日‘本主力艦隊留下的根本原因。
不過就算是知道了日‘本增援艦隊的抵達,呂健也是不會放棄心中的想法,只不過會把第三波空襲的目標改為日‘本的增援艦隊而已。
第八百六十七章 第二**戰起
陳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