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
李靈運離開了金陵。
他剛走不久,秦王就受到了朱平安的單獨召見。
大殿之內。
朱平安看著下方的秦王,眼底閃過了一抹關切之色。
他稱帝已有六載。
立國時,朱平安膝下不過三子,可以受封的更是隻有長子朱益明和次子朱益順。
經過這數年的耕耘,他後宮中陸續又添了四位皇子。
甚至,朱平安以後還會有更多的皇子。
但太子和秦王,對他而言無疑是最特殊的。
太子出生時,朱平安剛創立明教不久,朱平安對太子的期待,一如他當年對明教的期待一般。
他是家中長子,在自己百年之後,當由他繼承大明的江山。
相比之下。
秦王在朱平安的眼裡,相較於二皇子和秦王的身份,他更像是家裡的么兒。
而且是自己有所虧欠的么兒。
他至少還陪過太子一段時日,可是到了秦王這裡,他出生的時候,正趕上朱平安在外面當反王。
一年到頭不著家,大多時間是由師兄照看。
朱平安心中對他存了彌補之心,所以才打算將坐鎮陪都的差事交給秦王
按照他的設想,秦王一系將世代封於陪都,與漠北的燕王一系形成東西的牽制,共同執掌大明北方的防線。
此為“秦燕相制”。
除此之外,朱平安不打算再對其他皇子封藩了。
皇子守國門是好事,但手握兵權的皇子太多,就會動搖了江山社稷。
頂多就是賜下一個王號虛銜,讓他們可以享受榮華富貴。
秦王心裡本還不踏實,有心想要與他父皇講述自己的經歷。
不過,他到現在也沒弄明白那道血光的來處。
而且他的身上,好像也沒有其他的變化。
於是這件事情就被擱置了。
朱平安先是對著秦王一番噓寒問暖,而後又讓他到自己身旁來,對著輿圖給秦王講述了自己關於陪都的設想。
秦王一聽要遠離父母和大哥,心中自是不捨的。
可是從父皇的神情來看,他似乎是希望自己能去北方就藩的。
但這一去,下次再回金陵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秦王短暫沉默,開口道:“父皇之命兒臣理應遵從,只是臨走之前,想要看一眼大哥家的侄兒。”
不久前,太子回朝,沒多久東宮裡就傳來了喜訊。
這也成了朱平安的一大欣慰之事。
如今秦王這話,證明了兄弟倆的情誼不淺,正是朱平安希望看到的模樣。
他點了點頭,應下了秦王之請。
“這些日子你可多來宮裡,陪著你母后與胞妹。秦王妃的人選,朕會仔細斟酌。你自己如果相中了金陵哪家姑娘,也可納為側妃,到時一同前往陪都。”
“是。”
……
另一邊。
李靈運歷時七日,總算回到了信州。
算起來,自己當初前往西南,再到返回金陵直接就北上伐元。
這中間足足有三年沒回劍池了。
他活了五十年,還是頭一回離開這麼久。
不知道徒弟和小柳怎麼樣,還有大徒孫李挽。
這小傢伙正是容易忘記人的年紀。
即便他在與徒弟寫信時,經常還會捎點東西回去,但他還真擔心那小子把自己給忘了。
踏踏踏——
他策馬一直到了杏花村,然後改為走路牽馬。
恍惚間,李靈運甚至懷疑自己走錯了。
這裡與他住了四十多年的杏花村,好像已經不一樣了。
因為出了一個朱平安。
杏花村這個本來普通的小村莊,如今吸引了不少大戶搬遷過來,美其名曰:風水好。
可是整座村子就這麼點大。
你進來住,就得有人挪地方搬出去。
村裡有不少人都是當初的明教草創的骨幹,混了這麼多年的資歷,哪怕本事平庸,只要能一直活下來的,全部都能有官做。
外來人把握不住深淺,所以能用錢解決的事情絕不用強。
於是,有村民拖家帶口選擇拿錢走人,把原來的屋子讓給外來的大戶拆掉修建院落。
曾幾何時。
李靈運每次遠行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