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江菀柔不客氣地一把接過,桂花醬和糖年糕酥脆的外殼以及綿軟的餡料同時刺激味蕾。
&esp;&esp;“是外公熬的桂花醬?”細細咀嚼,一下子就吃出了小時候的味道。
&esp;&esp;“還是你嘴巴刁,糕是我做的,醬是你外公熬的。”
&esp;&esp;江菀柔嚥下年糕,吸了吸鼻子,把手裡的玻璃盒輕輕放到了櫃子上。
&esp;&esp;“怎麼了?味道不喜歡?”媽媽不解其意。
&esp;&esp;“我要辭職回海州。”江菀柔抬起頭。
&esp;&esp;“你說什麼?”爸爸驚訝地瞪大了雙眼,“你再說一遍?”
&esp;&esp;“我說,我要辭職,”她一字一頓地重複,“然後回海州。”
&esp;&esp;“為什麼辭職?在上海不是挺好的嗎?巴掌大的海州,回來幹嘛?”這回,爸爸聽得清清楚楚,隨即展開連珠炮式發問。
&esp;&esp;“海州也不錯。”
&esp;&esp;“菀柔啊,”媽媽嘆了一口氣,“你外公當時也就那麼隨便一說,你別當真。”
&esp;&esp;“你看,非要和閨女講,”爸爸朝向媽媽攤了攤手,“我就說吧,這孩子心裡頭肯定一直惦記著這事兒。”
&esp;&esp;“你們不要誤會,不是因為外公,是我自己想的。”江菀柔雙手交叉,作攔阻狀。
&esp;&esp;“你知道食品這一行有多辛苦?現在也就幾家鋪子和一間工廠,我和你媽還顧得過來。等再過幾年,我們都幹不動了,你再考慮也不遲。”
&esp;&esp;“我好歹也是食品專業出身的研發員。”
&esp;&esp;“生意場上人心險惡,你以為是在學校裡?”
&esp;&esp;媽媽點頭應和,“你學的都是坐實驗室裡搞研發的,和家裡這種沒什麼技術含量的作坊工場可不一樣。”
&esp;&esp;“這話要是被外公聽到,可要當場翻臉了。”
&esp;&esp;看到女兒不為所動的模樣,她心裡有數,一旦江菀柔認定了,八頭牛也拉不回來。
&esp;&esp;--------------------
&esp;&esp;閱讀指南:
&esp;&esp;1海州背景設定參照江浙滬地區二線城市,涉及江南風土人情和飲食。
&esp;&esp;2女主普通人,偏向於科研系學霸,不是嬌軟系列旗袍美人
&esp;&esp;3男主正常人,較少出現霸總路數,不會出現疑似r行為(互撩不算哈)
&esp;&esp;希望帶給熱愛美食的寶子們一份良好的閱讀體驗,請收藏支援~
&esp;&esp;海州人間煙火三部曲之《新陳佳釀》連載和《盛光童話》預收可戳專欄
&esp;&esp; 桂花糖年糕(2)
&esp;&esp;===============================
&esp;&esp;海州地處江南美地,同時瀕臨太湖,交通便利,農業發達,自古以來就是富饒的魚米之鄉。
&esp;&esp;在眾多物產之中,最為有名的是本地產的糯米,自明清時起一直是上貢朝廷的佳品,如今遠銷海內外,同時也是本地農業支柱之一。
&esp;&esp;以糯米粉為原料的糕團更是海州人日常不可少的一部分,春餅、夏糕、秋糖、冬酥,隨著節氣變化應時而食,從來不帶重複。
&esp;&esp;數算起來,街頭巷尾的糕團店可真不少。不過,正宗老海州人最愛的還是牌樓街口起首的江南稻。
&esp;&esp;從清代同治年間算起,江南稻的字號已經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雖是從不起眼的路邊手藝人起家,但發展多年後,也在海州縣誌中排得上號。
&esp;&esp;十幾年前,江逢霖師傅當時還寶刀未老,從祖上那裡累代承襲下來的一手製作糕團的絕活兒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時之間在街頭巷尾傳為美談。當時,省臺和地方臺的記者都快把江家老店的門檻給踩破了。
&esp;&esp;特別是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