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安林教堂,這是神聖教廷在聖安林城的分部。
教堂在全城的地位甚至比城主還要重要,修建得自然也是精緻華美。
教堂大致呈圓拱形,從外向裡層層疊高,在最高處有一個半圓形的鏤空石雕,太陽昇起之時,陽光穿過鏤空處,宛如神明投下的目光。
在教堂大門上,左邊懸掛著一枚巨大的太陽紋章,右邊則是滿月紋章,還有點點碎鑽如同星辰環繞。
這是在表明光明神的權柄,太陽或是星辰,凡是所能放出光芒的天體都是光明神的領地。
教堂門口沒有人把守,因為沒人敢在這裡鬧事。
據說光明神座下有八名天使,在最初的神聖教廷也有八名號稱天使賜福的騎士,其中一位就是安林。
這座城市、這個教堂都是以其尊名命名。
其升入天堂褪下的凡軀也在這座教堂之中。
在這個神明時常顯靈的世界,一具傳說中被天使賜福的凡軀,足以震懾宵小。
走進教堂,璀璨的夜明珠自天花板垂下光芒,令教堂永遠明亮柔和。
二十二排座椅左右排放,有幾名穿著低調但又奢華的中年人圍著一名神甫,似乎在交談什麼。
他們沒有注意到走進教堂的張正之,張正之也沒有上前打擾,而是繞著教堂四處觀察。
聖安林教堂不僅外表高調奢華,內裡也處處體現著光明神的神威。
教堂兩側牆面上銘刻著光明神的啟示,中央掛著一個被繁星環繞的日月紋章,紋章兩側有著難以發現的小門,通向教堂的懺悔室與內部空間。
張正之略微一掃,兩扇門都是從外關閉的狀態,雖然沒有上鎖,但門移動時無疑會發出吵鬧的聲音,所以張正之也沒有嘗試開門。
觀察完教堂,與神甫交談的幾位中年男女也紛紛離開了教堂。
面容慈祥、眼眶下略有皺紋的神甫也發現了現在教堂唯一的客人,於是走到張正之身前,和藹問道:“這位先生,您看樣子並非教國人士,是從外地而來的旅行者嗎?”
張正之輕“嗯”一聲,態度冷淡。
神甫並不氣惱,微笑道:“那您是否有意向瞭解光明之神?”
沉吟片刻,張正之點頭,與神甫坐在同一排椅子上,聽他講述光明神的教義。
“…主是光明的化身,太陽、月亮與群星都是祂的眼…”神甫嗓音厚重,緩緩將教典中對光明神的描述述說出來。
在神明確實存在的世界,神聖教廷中也有著聆聽過光明神教誨的神眷者,所以教典中對光明神的描述是經過其肯定的,具有一定的真實性。
在教典中,光明神是慈悲、威嚴的神明,左右侍立的八位天使代行祂的意志,將懲戒與恩典帶向眾生。
光明神的力量覆蓋整個世界,日出的晨曦是祂給予人類的禮物,日落後的黑夜也會由月光照亮道路。
張正之突然出聲詢問:“我來時看見城鎮的居民過的似乎並不開心,貌似與教典中‘光明所照之地,眾生平安喜樂’不太一樣啊。”
神甫臉色不變,解釋道:“主自然是仁慈的,但於我等凡人而言,神明的饋贈往往是無法被感受的。有句俗語叫‘太陽每一日都會升起’,但沒有人會對感激日出,他們無法領會到主的慈悲。所以我等信眾才需宣揚主之慈悲,令眾生感念神明。”
“呵呵,原來是這樣,看來我無法成為神職人員還是有理由的。”張正之意味不明地笑了笑,站起身道,“感謝你替我講解教義,但是我的時間到了,現在就要離去。明日還希望能與你交流,告辭。”
“輕便,先生。”神甫溫和笑著,直到張正之的背影看不見了,臉上的笑容才消失。
神甫快步走到日月紋章的左側小門中,順著長長的樓梯走入教堂的地下。
張正之的神念附著在神甫身上,隨著他進入了教堂地下空間。
在恢宏光明的教堂下是一個瀰漫著不安氣息的空間,一條不知通向何方的地道,一個有著沉重鐵門的房間。
神甫走到鐵門前,猶豫許久才伸手開啟鐵門走了進去。
在神甫進入的一瞬間,張正之的神念便被一道奇異的力量驅趕著離開了神甫。
收回神念,張正之心中思索。
在這個世界,神明時常顯靈,自然也有著需要神明顯靈才能應對的怪事。
這些怪事有的只會影響精力,有的卻會造成一城死亡。
它們在教會的口中,是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