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宮之中,皇后回到自己的宮殿後,心中的慌亂這才稍稍平復。
她深知此次雖然暫時躲過一劫,但危機並未解除。
她坐在榻上,眼神中透著一絲陰狠,“宸王,今日之事不會就這麼算了的。”
而在朝堂之上,沈懷川也聽聞了此事的結果。
下朝之後,他來到了宸王府。
見到慕宸燁和沈棠安後,他有些擔憂地說:“王爺,王妃,此次未能扳倒皇后,日後恐怕會有更多的麻煩啊。”
慕宸燁淡淡一笑,“沈兄不必擔憂,本王已有計劃。今日之事看似失敗,實則已經達到了本王的目的。”
沈懷川疑惑地看著慕宸燁,慕宸燁便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
沈懷川聽完後,不禁讚歎連連,“王爺果然高瞻遠矚,是懷川多慮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宸王府依舊平靜祥和,沈棠安的肚子也一天天大了起來。
而在這平靜的表象之下,各方勢力都在暗中較勁,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之中。
自從皇后出事後,太子確實像是一夜之間長大了許多。
曾經的太子,在皇宮的庇護下,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
他自小聰慧,但也難免有些任性妄為。
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皇后的寵溺和周圍人的阿諛奉承,養成了驕縱的性子。
遇到問題時,不是想著如何妥善解決,而是憑藉自己的身份地位強行施壓。
在學業上,雖有太傅等名師教導,卻時常偷懶,對治國理政之道也只是一知半解,缺乏深入的思考。
然而,皇后此次的事件猶如一道驚雷,在太子的心中炸開。
當他看到皇后陷入困境,往日的風光不再,心中充滿了震驚與恐慌。
他開始意識到,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肆意妄為,因為他肩負著整個皇室的未來。
從那以後,太子像是變了一個人。
他每天早早起床,認真聆聽太傅的授課,對每一個問題都深入思考,積極與太傅探討治國之策。
在處理宮廷事務時,他不再急躁衝動,而是學會了冷靜分析,權衡利弊後再做出決策。
在與大臣們的交往中,太子也變得更加謙遜有禮。
主動向有經驗的大臣請教問題,虛心接受他們的建議。
對於不同的意見,他不再一概否定,而是認真思考其中的合理性,擇善而從。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子的努力逐漸得到了回報。
他在處理事務上越來越得心應手,不僅贏得了大臣們的尊重,也讓皇帝看到了他的成長與進步。
這日,朝堂之上,眾臣正商議著國事。
太子身著一襲莊重的華服,站在一旁,神色沉穩,認真聆聽著大臣們的發言。
當有大臣提出一項棘手的問題時,太子略作思索,便條理清晰地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他的話語既不失穩重,又展現出了獨到的思考,讓在場的大臣們紛紛側目。
皇帝看著太子的表現,眼中流露出欣慰之色。
待眾臣商議完畢,皇帝微微頷首,目光落在太子身上,開口道:“太子近日來,進步頗大。行事穩重,思慮周全,有王者之風。朕心甚慰。”
皇帝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眾臣紛紛附和,稱讚太子的成長。
太子聽聞皇帝的誇讚,連忙恭敬地行禮道:“兒臣多謝父皇誇讚。兒臣定當更加努力,不負父皇期望。”
皇帝滿意地看著太子,微微抬手,示意他坐下。
下朝之後,皇帝單獨將太子叫到御書房。
皇帝坐在書桌後,看著面前的太子,眼中滿是期許。
“吾兒,你可知朕今日為何誇讚你?”
太子微微低頭,思索片刻後說道:“兒臣猜想,是兒臣近日的表現讓父皇看到了兒臣的成長,父皇對兒臣寄予厚望。”
皇帝點了點頭,說道:“不錯。你母后之事,讓你有所觸動,你能從中吸取教訓,變得更加成熟穩重,朕很是欣慰。但你要記住,身為太子,未來的一國之君,你的責任重大。你不僅要學會處理國事,更要學會駕馭人心,平衡各方勢力。”
太子認真地聽著皇帝的教誨,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儲君。
隨著皇帝對太子的誇讚傳開,皇宮之中的氣氛也悄然發生了變化。
皇后聽聞皇帝誇讚太子,心中既歡喜又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