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調整而無法執行的時間。
- **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整體裝置效率)**:綜合考慮裝置的時間利用率、效能效率和良品率,計算公式為:
\\[
oEE = 時間利用率 \\times 效能效率 \\times 良品率
\\]
其中:
- 時間利用率 = (實際執行時間 \/ 計劃執行時間) \\times 100%
- 效能效率 = (實際生產速度 \/ 設計生產速度) \\times 100%
- 良品率 = (合格產品數量 \/ 總生產數量) \\times 100%
### 2. **資料收集**
為了準確評估裝置的生產效率,需要收集以下資料:
- **執行時間(operating time)**:裝置實際執行的時間。
- **計劃執行時間(planned operating time)**:根據生產計劃,裝置應該執行的時間。
- **停機時間(downtime)**:裝置因各種原因無法執行的時間,包括故障、維護、調整等。
- **生產數量(production quantity)**:裝置在一定時間內生產的總產品數量。
- **合格產品數量(Good product quantity)**:符合質量標準的產品數量。
- **設計生產速度(design Speed)**:裝置在理想條件下的生產速度。
### 3. **資料分析**
根據收集的資料,計算各項效率指標:
#### a. **時間利用率**
\\[
時間利用率 = \\frac{實際執行時間}{計劃執行時間} \\times 100\\%
\\]
例如,如果裝置計劃執行時間為8小時,實際執行時間為7小時,則時間利用率為87.5%。
#### b. **效能效率**
\\[
效能效率 = \\frac{實際生產速度}{設計生產速度} \\times 100\\%
\\]
例如,如果裝置的設計生產速度為100件\/小時,實際生產速度為90件\/小時,則效能效率為90%。
#### c. **良品率**
\\[
良品率 = \\frac{合格產品數量}{總生產數量} \\times 100\\%
\\]
例如,如果裝置生產了1000件產品,其中950件為合格產品,則良品率為95%。
#### d. **oEE(整體裝置效率)**
\\[
oEE = 時間利用率 \\times 效能效率 \\times 良品率
\\]
例如,如果時間利用率為87.5%,效能效率為90%,良品率為95%,則oEE為:
\\[
oEE = 0.875 \\times 0.9 \\times 0.95 = 0.748 \\approx 74.8\\%
\\]
### 4. **識別瓶頸**
透過資料分析,識別影響生產效率的瓶頸:
- **高停機時間**:如果裝置停機時間過長,查詢原因(如裝置故障、維護不足、操作不當等)。
- **低效能效率**:如果實際生產速度低於設計速度,查詢原因(如裝置老化、操作不當、材料問題等)。
- **低良品率**:如果合格產品數量較低,查詢原因(如裝置精度問題、材料質量問題、操作不當等)。
### 5. **制定改進措施**
根據識別出的瓶頸,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
- **裝置維護**:加強裝置維護和保養,減少故障和停機時間。
- **操作培訓**:對操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操作技能和效率。
- **工藝最佳化**:最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