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玄衛來了也沒用,正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歪,何況還是一位兢兢業業的封疆大吏。
……
“老劉!老劉!”
李天運風風火火跑進巡撫衙門後堂。
“怎麼了?又發生什麼事了?”
劉憲一把將手中檔案丟在桌子上,看向火急火燎衝進來的李天運。
“派去金華府開荒的倭寇,集體暴動了!”
李天運急忙說道。
“殺了就得了!”劉憲重新撿起桌面上的檔案,“你就為這事找我?”
“我這不是怕殺太多,我們虧本嘛。”
李天運走到茶几旁坐下,給自己倒了一杯茶,“老劉,省裡面快沒錢收倭寇了。”
劉憲聞言,抬頭望向李天運,皺了皺眉頭,“拉一批倭寇出來,租給種茶的大戶,用市面最低價租給他們,並派兵替他們看管倭寇。”
“也行!”
李天運端著茶杯陷入沉思。
說實話,劉憲的方法,確實能快速從浙州種茶大戶手中換來大量銀子。
而且倭寇只要不死,這錢便源源不斷,也算是一項不錯的財政來源。
畢竟這個市場沒人搶,大戶可不敢貿然購買窮兇極惡的倭寇。
因為他們沒有強大的武裝力量壓制倭寇。
想到這裡,李天運頓時雙眼放光,噌的一下站起身,“老劉,我這就去吧!”
“去吧!去吧!”
劉憲擺了擺手。
在李天運走後,他起身去到一間偏房。
“娘子,朝廷那邊……”劉憲擔憂的坐在椅子上。
王翠翹聞言,停下了處理公務的雙手,抬頭看向劉憲說道:“楊閣老已經來過信了,皇上讓你配合張經,剿滅東南倭寇,信上說這是兵部左侍郎高倫的提議,恐怕要不了多久旨意就該下來了。”
劉憲面露苦笑。
想當初,他是想將倭寇犯邊這爛攤子扔給張經,沒成想轉了一圈,他接手了這個爛攤子。
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娘子,如今旱地種茶國策推行正在關鍵時刻,這麼一鬧怕是又要起風波,張經因為沿海倭寇的事情,無法插手國策,現在朝廷這麼一搞,難保張經不動歪心思。”
劉憲擔憂說道。
“夫君說的不無道理,但夫君可以陽奉陰違!”
王翠翹說道。
“哦~”劉憲頓時來了興趣 ,“怎麼個陽奉陰違法?”
王翠翹站起身繞過桌案,來到劉憲身側坐下。
“朝廷不是讓夫君配合張經剿滅沿海倭寇嘛,夫君完全可以就坐在巡撫衙門,以推行國策為由,選擇性的執行張經的命令。”
“讓張經在前線打,以我對倭寇的瞭解,他想用浙州這些兵打贏成規模的倭寇,顯然是不可能的,他一定會調閩南的兵過來。”
“這時候,通政司通政使兼工部右侍郎趙東華就起到了作用。”
劉憲聽了王翠翹的話,陽奉陰違他聽懂了。
但張經調閩南布政司的兵,為什麼會牽扯到趙東華?
顯然這個問題,他是兩眼一抹黑,搞不懂趙東華這根大蔥起了什麼作用。
“娘子,趙東華在浙州除了吃喝玩樂,啥事沒幹,我都感覺留他下來沒什麼用。”
劉憲認真說道。
“不,弄垮張經非此人莫屬。”
王翠翹搖了搖頭。
就在這時,一名小吏跑進來稟報道:“大人,浦江知縣楊立仁求見。”
劉憲皺了皺眉頭,楊立仁來幹什麼,不是讓他全權負責審理金華江河道堰口決堤一案嗎?
怎麼有空跑到巡撫衙門來?
“娘子,我先出去看看。”
說完,劉憲快速走出偏房。
巡撫衙門大堂。
“楊知縣,不知找我有何事?”
劉憲走進大堂對著楊立仁問道。
“回劉中丞,金華江河道監管李華招了。”
楊立仁對著劉憲行禮說道。
“先坐!”劉憲走到上首坐下,“李華一案你們結案了?”
“那倒沒有,不過李華已經交代了金華江河道修建款的去向。”
楊立仁坐下說道。
劉憲聞言,不動聲色的端起茶几的茶杯抿了一口。
他真沒想到,楊立仁這鐵頭娃還真敢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