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院子,進入正廳。
餐桌上早已經擺放好四菜一湯,菜飯都還冒著熱氣,顯然是剛做好不久。
“娘子,那浙州布政使李天運實在是太蠢了,今天我與他討論國策,他是一點沒看出問題,我都不知道他這個布政使是怎麼當上去的。”
劉憲快速走到餐桌前坐下,對著王翠翹述說道。
然而,王翠翹從劉憲話語之中,感受到了不對勁。
堂堂一省之布政使,真的會弱智到這種地步嗎?
“夫君切莫大意,李天運或許是在裝給你看。”
王翠翹正色道。
“應該不會,我今天與之交談,他所表現出來的不似作假。”
劉憲說道。
他認為李天運不像裝的,原因有二。
其一,李天運沒有騙他的必要,兩人本就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出了事誰都別想獨善其身。
其二,騙他只會有壞處,不會有好處,這一點,他相信李天運作為一省之布政使,不可能不清楚。
可話又說回來,王翠翹的擔憂,也不無道理。
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先吃飯,一會我在和你說一件事情。”
說完,劉憲站起身,給王翠翹和他自己,各自盛滿一碗米飯。
吃完飯,收拾好碗筷後,兩人來到書房,生起炭火,對立而坐。
“夫君,你不是說有事情要和妾身說嗎?”
王翠翹看著火盆裡劇烈燃燒的木炭,不緊不慢問道。
“確實有一件事情,朝廷那邊派了一名知府和兩名知縣過來,我擔心這三人和我們對著幹,阻礙旱地種茶順利施行。”
劉憲沉聲道。
“這事啊!”王翠翹俯身拿起火鉗,往火盆裡加入幾塊木炭,“妾身前幾日就知曉了,這三人之中,夫君一定只需多加關注蒲江縣令楊立仁,此人剛正不阿,胸有韜略,只怕不好對付,至於其他二人,不足為慮。”
王翠翹的提醒,劉憲深記於心,此人只怕會是國策推行的最大阻礙。
“娘子,此人,你瞭解多少?”
劉憲追問道。
“妾身也不是很瞭解此人,只知道此人是隆靖二年進士,在京城等了兩年,才授了七品縣令,不過聽坊間傳聞,稱此人為青松翠柏,棟樑之才。”
劉憲聽完,內心咯噔一下。
推行旱地種茶,一定會牽扯到老百姓身上,其中不配合的人,肯定大有人在。
而官府為了能夠順利推行國策,派兵強制執行絕對少不了。
到那時,這位公正廉潔的蒲江縣縣令楊立仁,必然會帶頭和省裡對著幹。
而且此人還動不得,想到這裡,劉憲一顆心懸了起來。
“娘子,有這樣一尊大神在浙州,這國策要落實下去,只怕會困難重重,朝廷裡的清流,還真會給人出難題。”
劉憲嘆氣道。
“推行肯定沒問題,就看如何推行,就比如這蒲江縣,我們完全可以跳過,不去主動招惹楊立仁,縱使他有天大的本事,也沒辦法管轄區以外的地方。”
王翠翹提議道。
這一番話,彷彿打通了劉憲的任督二脈,他噌的一下站起身,神情亢奮。
“對對對,我怎麼沒想到了,浙州十一府,七十五縣,少他一個浦江縣,國策照樣能順利落實。”劉憲激動的抱起王翠翹轉了一圈,“娘子,要是沒有你這個軍師,我該怎麼活啊!”
“夫君先放我下來!”
突然,王翠翹的聲音響起。
劉憲頓時一怔!
這才發現自己的行為有些不妥,急忙放下王翠翹。
“那個,我先回屋睡覺了!”
說完,劉憲宛如閃電一般跑出書房,身後依稀能聽見王翠翹的輕笑聲。
……
次日清晨。
巡撫衙門內。
劉憲命人叫來了李天運。
“劉中丞,大清早叫我過來是不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
李天運走到大堂裡一張椅子前隨意坐下,看向坐在正中央巡撫位置上的劉憲,正色問道。
“李大人,還記得昨天我和你提朝廷派人來的事嗎?”
劉憲看向李天運問道。
“當然記得,怎麼?劉中丞有辦法對付他們了?快說出來,我早就想去把這三個給辦了。”
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