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窈娘去了。
“你去吧,娘正好眯會兒。”解氏看著女兒踟躕。
窈娘回身抱了一下解氏:“女兒很快就會回來的。”
每到這個時候,那些看似公平的事情又不公平起來了。可她又怕自己去晚了,惹了那位指揮使夫人不快就不好了,只得快步過去。
二更
劉夫人看起來頗為健談,她對甄氏道:“真是羨慕您,這四個女兒都生的跟四把水蔥似的,看著我都羨慕的很。”
甄氏謙虛道:“您真是過譽了,她們愛胡鬧才是真的。”
“金陵顏氏原本系琅琊顏氏,詩書禮樂傳家數年,您實在是過於謙虛了。”劉夫人也反過來誇起顏家姑娘們。
這樣的場合,原本就是為了鋪墊顏寧馨出嫁,提前打通人脈,該是顏寧馨多和劉夫人交流才是,但是顏寧馨發現劉夫人和成國公夫人不是一類人。成國公夫人性情爽朗,靖海侯世子夫人卻年輕犀利。
她不說話,窈娘和其她幾位這才出來說話,否則,總不好明面上就搶姐姐的風頭吧。
“你們如今都讀什麼書?”劉夫人問起。
倩娘道:“原先家中有學堂,和妹妹們都念了幾年,今年先生科舉,家中才停課。說起來我們學的這些,也不值一提,倒是上次聽龔六夫人提起您的才學,足以讓我們汗顏。”
這位劉夫人聽了這話很是高興,窈娘心想這舉凡是人,無論是金鑾殿上的皇帝還是看起來精明強幹的婦人,皆愛聽好話,但她不能和二姐姐一樣,誇的過於明顯。
故而在劉夫人和甄氏談起奏《關雎》時,窈娘聽到她說用甬鍾、四虎縛鍾、歌紐鍾、歌縛鍾,編馨銅鼓、木鼓、陶鼓、建鼓、懸鼓、鼗鼓、雷鼓、路鼓、靈鼓、古琴、古箏、古瑟、蕭、笛、排簫、壎等等樂器時,窈娘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劉夫人說的可是用韶樂?”窈娘問起。
果然劉夫人表情很驚訝:“你也知曉?”
“我是聽說《關雎》是韶樂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原本聽我父親說起宮廷之樂還有《南風歌》《有鳳來儀》這些,我見夫人說起這些,就想到了。”窈娘笑道。
劉夫人點頭:“的確如此,韶樂乃宮廷之樂,只民間平日用為僭越,但是成親當日用是完全可以的。就跟新娘子戴鳳冠霞帔一樣,平日禮制區別,新婚時依舊可以穿。”
窈娘一臉受教:“您懂的真多。”
果然見劉夫人眉梢眼角帶著笑意,窈娘心想這位劉夫人應該是在非常單純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所以性格頗為單純。
又說起旁的天南地北的見聞,窈娘也偶爾說幾句,只是她沒有想到劉夫人居然對西北這麼嚮往,一直能保持好奇心的人多半都有童趣,比那些成了親就彷彿古井無波的婦人強太多了,顯得很是鮮活。
正好晚膳,顏景昭回來時,窈娘和顏景昭說了今日之事:“哥哥,每逢如此,我都為我娘心痛,無論如何,咱們倆可一定要努力給娘爭個誥命,讓她風風光光。”
解氏倒是沒她們這麼在意,只是笑著對顏景昭道:“你妹妹總是什麼都為我著想,生怕我受一點兒氣。”
“本來就該這般,娘,兒子好好做官,將來一定會讓您做一品誥命。”顏景昭也是自從和他娘生活在一起,才發現親孃的偉大,她即便是心痛如刀割,也會為了自己的孩子忍耐。
解氏卻道:“你做官呢,還是多實現你自己的期許,多為百姓做善事,比什麼都強,我也不少吃少喝的,日子過的很好。”
“我娘可厲害了,開的果糖鋪子生意很是興隆。”窈娘誇獎她娘。
解氏擺手:“以前也有過虧損,也不是完全沒有虧損過,窈娘,快吃飯。”
“是。”窈娘見哥哥表態,她心中又不禁覺得離自己的目標更近一層。
甄氏卻是很不高興,景文府試透過,院試卻敗北,現在也僅僅只是一個童生,甚至覺得中了童生,就已經是給家裡人交代了。偏偏今日她發現劉夫人居然在四位姐妹中更喜歡窈娘,若是顏景昭也就算了,因為那屬於三老太太養大的,可窈娘除了去西北那三年,幾乎都是解氏一手帶大,沒想到居然也勝過自己女兒。
要知道窈娘和瑩娘只差一歲,她們彼此之間可是存在的競爭的,這比倩孃的影響還大。
就比如她給瑩孃的嫁妝自然不少,可是窈孃的可能會更多,因為解氏頗擅長理財,別看她在京城小打小鬧,但是人家在金陵卻是開了銀樓和當鋪的,只是她平日從不對外人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