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我就是開玩笑罷了,三姐姐何必動氣。”
窈娘冷哼一聲:“倒不是動氣,只是呢,我不會打馬球你和二姐姐也不會。京中打馬球雖然為風尚,可是有不少人也是不會的。若真的要學,日後自然會有人教我,我又何必怕。”
再不濟,她就讓沈臨風教她不就得了,現在她請的這些師傅可能還沒沈臨風行呢。
姐妹二人當然是不歡而散。
卻說瑩娘回來時,碰到了甄離,甄離的親事其實也難辦的很,甄氏自己家裡都幾樁事情,對她也無暇他顧,現下甄離就是上不上下不下的。
人嘛,若是有個落地的地方,總會心安。
甄離倒是見了瑩娘很關心,還笑道:“表妹,我想著這幾日天還是燥熱,特地制了些香丸,正要給你送去呢。”
“勞煩甄姐姐了。”瑩娘大面上還是會裝一裝的。
甄離則道:“這幾日也不知道是不是蝦蟹吃多了,又遇見花粉,臉上長了些蘚,正想找妹妹拿些。”
“我今年沒有犯蘚,倒是沒有。”瑩娘素日都是直接去窈娘那裡拿的,窈娘每年都會制一些,制的雖然不多,但丫鬟們還有她這樣犯蘚的人都去那裡拿一包。
但她不會和甄離說是窈娘做的,只推說自己沒有。
甄離也只好作罷,還是她去倩娘那裡,倩娘道:“我三妹妹制了一種玉女桃花粉,專門是消臉上的斑點,你不如去她那裡討些來。”
甄離心道難怪方才四表妹並不多說,原來這些都是從三姑娘這裡拿的。
這也是三姑娘的聰明之處,何嘗不是一種交際手法,但往往越是完美的人,大家對她的要求就越高。甄離聽說四表妹在說三姑娘不會打馬球云云,誇沈家的家人表面上送東西過來,實際上瞧不起三姑娘云云。
可甄離想三姑娘身份高,才貌雙全,即便如此,世人還是不自覺就站在男子這一邊,這也是女子之不幸了。
甄離當然親自過來三房找窈娘,窈娘笑道:“你派個人過來拿就是了,何必親自過來。青黛,給甄家表姐包兩包。”
正所謂交淺言深,甄離拿了東西之後謝過就離開了。
窈娘卻坐在屋子裡發呆,顧媽媽不由問道:“姑娘,您怎麼了?”
“沒什麼。”她是在想沈家既然有馬球會,卻沒有喊她,是不是沈家人也對她有什麼意見?
這也不是沒可能,雖然顏寧馨的事情眼看著過去了一年過,似乎都沒人提起了,可她當初逃婚的事情誰不知道?不過是大家看在顏家的官位上都不說罷了。
沈家也的確頗有微詞,尤其是在沈夫人孃家侄女韓若華來到她身邊之後,她愈發覺得自己選擇錯了。
沈二夫人還悄悄對沈夫人道:“若非是我家邦彥已經定下親事,否則肯定把韓姑娘定下的。”
韓家當然也是金陵名門,且培養出來的姑娘賢良淑德,十八般武藝俱全。沈夫人嘴上說:“弟妹莫誇壞了這孩子。”但心中還是很遺憾的。
“我怎麼是誇壞了呢,我明明是真心實意的。”沈二夫人說完又放下茶盞。
沈夫人含笑不語:“若華她爹孃都要外任,我留她在京中,也是免去她舟車勞頓之苦。”
沈二夫人不免問起:“嫂嫂,臨風的年紀也不小了,親戚們都在問何時娶親的事宜?我想著咱們倆府都在京中,何必讓親戚們多跑一趟,不如一處辦。”
“我倒是想,可是顏家說她們家女兒年紀太小,還未及笄之年。”沈夫人也不是沒有這個意思。
沈二夫人抿了一口茶,嘴角帶著意味不明的笑容:“大嫂,不是我說。顏家以前就出過那檔子事情,弄的我們沈家全族顏面盡失,我看那顏家三姑娘的確也是不錯的,可就是許多事情很容易遲則生變。再者,也是我的一些私心,我們邦彥只比臨風小几個月,那邊也在催著早日成婚。”
沈夫人聽了這話也覺得有些道理,沈家兄弟三人,唯獨這二弟妹從進門起一直以她為尊,二人雖說是妯娌,但關係比姊妹還親近。
“你說的是,說小也十四了,我記得當年我也是十四歲嫁過來的,我看那姑娘身姿玲瓏,儼然是大姑娘的樣子了。”沈夫人也覺得可以。
沈二夫人笑道:“若是這樣,那就更好了,有風哥兒媳婦幫襯你,日後大房也不必讓我過來了。嫂子,你知道我的,最是不愛操心的性子。”
婚事的人選,沈夫人因為之前太相信兒子,因而讓沈臨風下跪求這樁親事。這已經是給了她一個教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