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他們家不是主母妾侍,而是兩位主母,分府別居。另外一位主母和甄氏以妯娌相稱,但都看起來很好相處的樣子,解氏的兒子居然那麼大了。
窈娘則找倩娘和莘婉還有瑩孃的位置坐下,她沒來之前這三人淡淡的,她一過來這裡就熱鬧了。莘婉拉著她坐在一邊,瑩娘說來也怪,她和窈娘不是很對付,但是看到窈娘和莘婉說話,又不高興。
而莘婉這個人雖然有幾分心高氣傲目下無塵,但是人也是很聰明,她一直跟著甄氏在一起生活,甄氏對她不無不妥,所以也得哄著瑩娘。
其實倩娘和莘婉何嘗不是有同感,她們倆夾在窈娘和瑩娘中間也是很難為的。她們都住在大房,但是窈娘也是正經顏家小姐,她們平日多親近瑩娘,但和窈孃的關係也要顧上。莘婉還好一點,她屬於養在老太太那裡,但是倩娘就難做了。
原本說顏應祁要考較學問的,但是居然沒有,窈娘發現他爹淡淡的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甄氏辦的相當熱鬧,也是請了百戲雜耍,又是對顏景昭誇了又誇,還道:“你兩個弟弟實在是不如你的學問,我也是愁的很,大哥兒,你作為哥哥,可要多教教他們。”
顏景昭恭敬道:“您放心吧,我一定會多看著他們的。”
甄氏看起來很欣慰,又說起一件喜事,原來是二哥和顏景璋要和於老太太的侄孫女定親了,這也正常,畢竟二哥年紀只比大哥哥小一歲。
原本大家在商量拜月的事情,提起顏景璋定親的人選,沒想到大家都很感興趣。
“是那個嗎?我記得我小時候見過一次,她娘嗓門特別大的那個。”窈娘彷彿記得有這個人。
莘婉心想這種話大概也只有窈娘敢說了,她自小便有些特立獨行,但你說她孤高,她又和誰都聊的來,據說有一次陪於老太太講古,祖孫倆說了一夜的話。她最大的特點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明明是個八歲的小姑娘,卻特別愛說話,有時候都可以把別人的耳朵說到疼的地步。
瑩娘屬於和窈娘彆扭,但她很難表達出自己的意思,又愛聽有意思的話,因此,立馬把莘婉擠到一邊,坐在窈娘身邊說話。
“我前些日子見過呢,她比二哥哥大三歲。”
“女大三,抱金磚呢!她的性情怎麼樣?”窈娘常常覺得自己別的事情上還好,唯獨這種八卦小道訊息,她簡直不用刻意打探,都能知道。
到底是倩孃的親嫂嫂,她連忙道:“於姑娘性情斯文,也是很好的。”
於家現在和權家一樣,勢弱於顏家,在於老太太提出想替孫子娶於氏女後,甄氏忙前忙活,終於八字合了,才和大家說起。
窈娘笑了一下:“性情斯文就好,到時候也和你融洽就更好了,俗話說姑嫂親賽黃金。”
剛剛從她們身後走過的周陵光差點一個趔趄,這群小姑娘怎麼什麼都知道啊,真的是不容小覷,尤其是景昭的妹妹,完全就是個俗語大王。
……
小姑娘們只是歡歡喜喜的說話,大人們卻有別樣心思,景璋要定親的事情解氏並不是很清楚,可見甄氏瞞的很好,難怪瞞到今天的,她怕的就是這個時候顏應祁還去她那裡,她時時刻刻要強調她正妻的權利。
以前解氏會覺得大家都是女人,都很可憐,自己不爭,但她不爭的下場就是眾叛親離。人家不會因為你善良覺得你好,只會覺得你無能被踐踏。
>>
她不必如何勾引顏應祁,就身上放一種他最愛聞的香味,就已經能撩撥他了,再有今日,她沒有帶披風過來,因此微風吹過來的時候,她小聲對顏應祁道:“應祁,我有點冷。”
顏應祁看她眼中帶著水光,柔弱無骨,卻還要強撐著,一陣心疼。他看此時長輩們也都離席了,遂對她道:“我先送你回去吧。”
解氏搖頭,故作堅強:“我自己回去,你好好地。”
顏應祁卻不容許她拒絕:“走吧,我送你回去。”
這一去當然就沒有回來了,甄氏只覺得自己一切都白費了,顏應祁簡直是色令智昏。若他一直這樣跟解氏撐腰,那麼顏景昭的妻子就是進門來了,恐怕要掌家也很難了。
戳心
中秋節之後,餘先生的病也好了,大家又重新返回學堂。
餘先生今日教的是七言律詩,這對於顏如貝和趙芳早就學過的人當然不在話下,窈娘因為頭一次聽,所以格外認真。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餘先生講的重點她還得記下來,以至於沒留心顏如貝和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