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女兒的手:“官家子弟哪個沒幾個房裡人,和她們吃味做什麼。最緊要的還是和姑爺感情好點,這樣有個孩子比什麼都強。你看你那個婆母樣樣都比不上大夫人,可她會生,姑爺比他那幾個兄弟強多了。”
母女二人又喁喁私語說了不少,關氏說起馬上要進門的二弟妹:“若非顏家看著大老太太的孃家人,怎麼可能娶那於氏進門。於氏的爹現下也不過只是個五品官,她祖母倒是系出名門,可早已落魄,她娘您也見過,是個嗓門大的婦人,家世雖然不錯,可就她那樣能教養什麼樣來。”
“也不能掉以輕心,這些私房話咱們母女倆說過就算了,對你婆母面上也要敬著,慈愛小姑,對老太太那更不必說。至於這些妯娌,反正不同房頭,不必和人家生嫌隙。”關夫人諄諄告誡。
關氏連忙點頭,可還是幽幽的道:“娘,女兒要是還在家裡就好了。”
關夫人眼淚差點苦出來了。
中午,關夫人讓族中長老們招呼顏景昭,顏景昭即便被灌酒也是笑眯眯的,他的酒量很好,又常常和父親出去交際應酬,從曾經滴酒不沾到現在十杯不醉也是練出來的。
回門結束之後,關氏算是正式融入顏家了,解氏是個不怎麼立規矩的婆婆,顏應祁一貫也在她這邊住,怕兒媳婦早上過來撞到不好,正好關氏順勢往三老太太那裡一起。
這日,關氏從老太太那裡請安回來,路上忽然聽到一陣古琴聲,她停住腳步:“這是何人在彈奏?”
她身邊的人搖頭不知,還是新跟著的寶華笑道:“是我們家三姑娘。”
“可她不是彈箜篌嗎?”關氏如此想。
寶華則道:“三姑娘彈奏箜篌,也彈古琴,現在冬日還是練的少了。以前每日至少是要練三個時辰的,很是刻苦。”
關氏暗自腹誹,她來的這幾日不是見她看書,就是見她彈琴,竟然一點管家女紅都很少做。她對身邊的人道:“我去看看三妹妹。”
她過去的時候,窈娘正在彈《漢宮秋月》,她彈完一曲,見關氏進來,有些詫異:“大嫂,你怎麼過來了?”
關氏笑道:“我是在路邊聽到琴聲,所以來看看妹妹。”
說起來很奇怪,她不怕婆母,婆母對她也非常和氣,老太太很器重她,偏偏這個小姑子有些與眾不同。
窈娘只得請她進來坐,又對下人道:“你們去看茶。”
關氏觀察到窈孃的房裡很精緻,收拾的也十分雅緻,她忍不住點頭:“妹妹這房裡收拾的真好。”
“多謝嫂嫂誇獎。嫂嫂是打哪兒過來的?”
“從老太太那裡來的。”
窈娘心想她之前想的都成真了,嫂子進門之後,果然和老太太比較親近,這樣的話,她就不能毫無防備了。
二人雖然是姑嫂,但也不是很熟悉,關氏倒是找了個理由:“上次聽妹妹說要學女紅,我那裡正好有花樣的冊子,可以送一本給妹妹。”
“那就多謝嫂嫂了。”窈娘也接受。
她還主動提起話題道:“過幾天二嫂也要進門了,咱們家可是愈發熱鬧了。嫂嫂,你可見過於家姑娘?”
“並未多瞭解。”關氏就是了解,也要說不了解。
窈娘笑道:“沒事兒,進門了就都是一家子了。唉,要我說這天天都有喜事,我們兩府忙的不可開交。要不然,我就去找二姐姐玩兒,也不必閒著無事來彈琴了。”
關氏當然又誇了幾句窈娘琴聲好云云,但也道:“我見妹妹如此聰穎,除了琴之外,不知道還擅長什麼?”
“別的不過胡亂學,不成氣候,就是學琴,也只是稍作勤奮,加上請名師教導,要不然也不成。倒是嫂嫂,我見你來我們家中之後,規矩極好,連爹孃都誇你,讓我多向你請教呢。”窈娘笑道。
關氏被窈娘誇了幾句,心中有些得意,也微微對顏家有些失望,在她想象中顏家如今算是顯宦名門,沒想到還不如她家,大家對她還有些眾星捧月。
她抱持著這樣的想法,只是沒想到很快就被打臉了。
顏景璋婚事的前一日,解氏帶著窈娘到三老太太這裡請安,關氏也已經早早過來了,在關氏看來,孝順太婆婆是正經,至於解氏反正沒有立規矩,她倒是不必去。
一般而言,窈娘在三老太太這裡地位也不高,但在三老太太問起她:“姑娘家還是要以女紅針黹紡線為主,至於其他的,先暫且放下。今年又有多少長輩們來,到時候祖母還要帶你出門,總得有幾樣針線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