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還是先以自家為主,不會太過於投入。
她始終覺得成親之後,大家都有各自的家,她對親人們當然能幫則幫,但是總體還是以自家為主。
可這次李氏拒絕,很重要的原因只是因為怕大房說事,倩娘畢竟是大房的人,這點她還是很拎得清的。
窈娘無語:“她就這麼一個女兒,哪裡需要還放孃家帶啊?不知道又在想些什麼。上次公定升了日講官,文姐夫倒是過來慶賀,她都沒來,我看她的心思比瑩娘還不如。”
“瑩娘如今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甄氏每次看沈姑爺上門,都盼著瑩娘帶那徐姑爺回來呢。”解氏道。
窈娘笑了笑:“瑩娘屬於黔驢技窮,上個月過來在這兒胡言亂語被我罵跑了,她屬於明面上的,這位二姐姐是暗地裡的,兩人的路數不同。但要瑩娘常常回去,這也不現實。”
顏家現在在忙的就是顏寧馨的親事了,顏應祁不欲大辦了,原因就是女兒之前出過一次醜,這次當然不願意這般了,嫁妝是公中拿的一萬兩銀子,周陵光聘禮很少,同樣顏寧馨的嫁妝也算不得多。
周陵光只是個翰林,翰林院俸祿並不多,又是個清水衙門,他能夠置辦齊全已經不容易了,顏家倒是不嫌棄什麼,鑑於顏寧馨有前科,顏應祁自然不會厚嫁。要知道嫁一個女兒,可能都會掏空全家,公中還願意出一萬兩,窈娘也適時的退了約莫二十抬嫁妝補償她,一共差不多湊夠了半幅嫁妝,一共六十四抬。
送嫁妝之時,顏家的小姐們也都從婆家趕了回來,顏寧馨見著諸位妹妹,也是百感交集。她現在只一心一意待嫁,總覺得時間過的很快,將來做人繼母,心中難免有些忐忑。
“多謝幾位妹妹。”顏寧馨不管她們心中如何想,現在能夠過來,她都覺得不必多心了。
窈娘笑道:“大姐姐,今日送嫁妝,明日你就要出閣了。你家夫君和我家夫君同在翰林院,可要常來往才是。”
“嗯,三妹妹,還沒多謝你送的嫁妝呢。”顏寧馨道。
窈娘搖搖頭,她只把自己做的那部分事情做好就行了,瑩娘卻心道三姐姐拿了大姐姐一百對抬嫁妝,只退了二十幾抬,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但她也不能直接把這件事情說出來,因為當時父親就說過厚嫁女兒就是為了補償沈家,據說三姐姐嫁入沈家之後,新婚頭一日就有人為難。再者,瑩娘也怕自己說了,三姐姐過來和她打架。
不過,她有些不滿的是爹爹偏心三姐姐也就罷了,連三姐夫也偏愛,真的是……
想到這裡她也不願意在這裡待了,又去了甄氏那裡,在甄氏這裡她倒是敢說多了:“大姐姐出嫁才六十幾抬嫁妝,也未免太寒酸了,怎麼不把她的嫁妝從三姐姐那裡拿回來?”
“拿,送出去的東西怎麼拿回來?瑩娘,你嫁出去也有幾年了,兒子也生了,我看你還是看的不夠遠。你大姐姐那是什麼人,你爹都不準備大宴賓客了,就怕中途又出了什麼事情,到時候讓人看笑話?再說了,如今家裡哪裡還有很多銀錢。這公中的一萬兩,都是賣了田地鋪子湊的。”甄氏搖頭。
以前甄氏比解氏強多了,淌手的銀子過的多,只家中公爹過世,大辦喪事就拿了不少銀錢出來,後來瑩娘成婚,她又暗自給了不少嫁妝,在京中還買了宅子陪嫁給女兒。她不動用私產,幾乎都是用大房面上的銀錢,這次顏寧馨又在長房辦婚事,哪裡還有那麼多錢?>r />
此番,窈娘退了二十幾抬嫁妝,親戚們各房送了十幾臺來,甄氏省了不少銀錢呢。
宰相家裡也不是予取予求啊?如今家中養著小戲班子,平日老爺賞名畫,辦一些雅集,這些哪樣不要開銷,家大業大。
瑩娘驚訝:“竟至於此嗎?”
“你以為天下人個個都是財主啊,三房的日子比咱們好過點,你爹偏心你也是知道的。”甄氏以前總是穩坐釣魚臺,如今大夢初醒,覺得自己這個主母的位置也並不穩。就看顏景昭之妻娶的都是大官之女,她的兒媳婦卻還是莘婉這等孤女。
又聽瑩娘也抱怨:“爹爹只對三姐夫好,對你女婿卻總淡淡的。”
甄氏愈發氣悶,不得發出來,她心裡似乎隱約知道一個事實。以前她總覺得權勢富貴在手,自己什麼都不必操心,那才是女人應該追求的。可後來她覺得年紀越大,人越是空虛,越需要人陪伴。
如果解氏遇到什麼事情,丈夫就會在旁開解解決,她就得自己獨自面對。
“女兒啊,你可得抓緊男人的心啊。”甄氏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