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願意考察未來夫婿的人品才幹,恐怕日後要吃大虧啊。
三月初春,盧扇兒接到沈巡撫的信,她便帶著僕從去了河南,畢竟說起來她和沈巡撫也剛成婚沒多久。如今三郎已經成婚,四郎和五郎也請了名師在家中讀書,六郎也開蒙了,家中託付給長媳清大奶奶也妥當。
清大奶奶掌家之後,便有了身孕,也算是雙喜臨門,她自己倒是格外小心。
窈娘聽聞她很小心,遂原本送補品吃食的並未送來,而是送了一尊銀鍍金的送子觀音,還把手抄的《七俱胝佛母準提大陀羅尼經》送給她。這《七俱胝佛母準提大陀羅尼經》聽聞若是誦持所有罪障盡皆消滅,使之壽命延長,福德智慧增進,並得諸佛的庇護,生生世世遠離諸惡趣。
“多謝你。”清大奶奶見這經文抄寫的字型娟秀整齊,頗為衛夫人之造詣,看著也歡喜。
“這也算不得什麼,清大嫂嫂有身孕,於我們沈家也是大事兒,這是應該的。”窈娘道。
清大奶奶心想這顏氏禮數倒是不錯,無法挑出任何錯漏來,她現在既掌了家,又有了身孕,如此方是人生最大樂事了。因此,看誰都順眼,對窈娘倒是苦口婆心起來:“大郎媳婦,你年紀小,當把身子調理好。”
“我會的,放心吧。”窈娘道。
又見邵氏進來,邵氏讓人送了不少吃食過來,又感激的對清大奶奶道:“我家小郎多謝嫂嫂幫忙請盛大夫,大夫說昨晚看的及時,要不然孩子要受大罪。”
清大奶奶曾經動過心思害人,如今到了自己有身孕,又怕報應報在自己的身上,對邵氏的兒子倒是很好,還好昨日彌補了。
見她們妯娌想說話,窈娘也就先告辭了。
她這一走,邵氏遂怒了怒嘴:“她送的什麼來的?”
“也沒什麼,一尊送子觀音,一本經書。”清大奶奶知道邵氏雖然表面和顏氏和好,但二人心不和,她也不便說顏氏的好話。
其實某種程度而言,顏氏雖然不像她姐姐那般有才氣的名聲,但也是舞文弄墨的高手,一手丹青在今年冠絕上京,同時人家還不是不事生產,反而把家業打理的很好。
這才是人家的能力。
三房兩個媳婦都有了身孕,沈二夫人憂心忡忡起來:“王氏十七歲嫁過來的,說起來都一年了,肚子還沒個動靜。”
錢媽媽笑道:“那邊風大爺的媳婦不是也肚子空空嗎?都是一樣的。就是清大奶奶和江二奶奶都進門三年才有動靜呢,您也別太心急了。”
“她們都是好命哦,不像我們那個時候,婆母是逮著空兒的送人。我記得那個什麼楚姑娘老太太都見了好幾回,還好我那時懷了邦興,那孩子可體貼我了,不像是懷邦彥的時候那麼艱難。我家世不如大嫂,也沒大嫂那樣那樣被婆婆偏愛,婆母原本就不滿意我,若非是有了邦興,我也不會站穩腳跟,只可惜那孩子生病的時候,我卻無能為力……”沈二夫人想起大兒子又哭的泣不成聲。
錢媽媽照常也要勸上一勸的,沈二夫人如今顧忌著信寧侯府也不會抬妾進門,畢竟沈家有規矩,要抬就抬正經清白出身的妾侍,讓沈家子嗣也是有家世清白的。那些通房丫頭,不能讓她們壞了沈家的名聲,除非沈家實在是沒有子嗣了。
下個月就是寒食節了,沈臨風倒是有一件事情求窈娘,“我想請你為我哥哥畫一幅畫像,他夭折又無子嗣,我想讓他香火不斷,拿他畫像供奉。”
“為你哥哥?好啊。這是大事兒,他長的如何,你要仔細跟我描述。”窈娘立馬就準備動筆。
沈臨風道:“等我有空仔細和你說,他的長相和邦彥有五六分相似。這會子我還要忙,輪值內閣我方才知道什麼叫能臣。”
窈娘則道:“要不要我煎茶送過去給你喝?”
“不必了,喝了茶晚上就睡不好,我只要睡不好,就恨不得告假。”沈臨風只覺得頭痛欲裂,想起早起就趕緊擺手。
他這麼一說,又匆匆而去。
窈娘則開始讓廚下做些素餃子來,說起來過年的油葷吃多了,總想吃些素菜,也能瘦一些,不曾想祖父過來了。
顏家子孫現下都不在京中,文七郎對顏邁不錯,可到底不如窈娘能夠當家作主,沈臨風現在又是官員,顏邁和他也更有話題聊。
窈孃親自迎了祖父進來,又笑道:“剛剛我還說前些日子吃的太多油葷了,想讓廚下做些素餃子,不巧祖父來了,祖父想吃什麼?我讓他們做。”
“我和你們吃一樣的就好,別給我特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