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假賬,窈娘居然都沒發現。
真正的高手做假賬其實很難察覺,家裡那些廚房還有管事娘子的賬本平日很容易發現問題是因為她們本身也就認得幾個字,並不精通。
人家沈臨風是真正非常專業的,他還惋惜自己沒分到戶部去,偏偏在翰林院,臭屁的很。
所以她拿九章算術在看,每日沈臨風會給她出幾道題,說起來她在家也算賬,怎麼沒發現往深了學這麼難啊。
正打了個哈欠,聽說盧扇兒過來了,窈娘又起身迎她。
盧扇兒見窈娘面前堆著賬本,她也聽說了長房錢最多,要不然當時也不會三房分了產,但平日三房沒有分家都在一處。
“侄兒媳婦,我就開門見山了,我聽說你最近施粥了?不知你施了幾日,準備了多少粥米?”盧扇兒倒也不繞彎子,直接就問了。
窈娘反問:“可是您這裡也要施粥嗎?”
她是特地沒有和另外兩房一起,她早就發現了,無論這兩房仕途更高還是更有錢,總歸和她們一處大房總會吃虧,所以她就和沈臨風商量之後二人直接設了一個粥棚,掛的是沈編修府上,夫妻二人還親自給災民盛粥。
盧扇兒道:“是啊,這施粥我才剛嫁過來,並不知道如何處理,所以想先問問你的意見。”
窈娘笑道:“京裡富戶不少,我家大爺說實在的只是個正七品的編修,我們只施了三日粥,大概每日三石左右,早中各一次,燉的都是稠粥,另外還備下了榨菜、饅頭、燒餅這些。三日大概十石左右。”
“才十石嗎?”盧扇兒突然覺得自己的五十石也太多了。
窈娘笑道:“我們就一個小粥棚,主要都是給孩子女人吃。”
其實施粥也很有講究,比如選地址,龍蛇混雜的地方不行,太偏僻的鄉下沒人來,最好是設在寺廟或者道路中間。熬粥的的灶要選用磚灶,耐久還灰塵少。但最重要的是孩童最不好維持秩序,所以一般讓五人一隊一起取粥,至於乞丐,則找到丐頭組織,不能干擾其他的饑民。
顏家來京沒多久,顏氏常常出去,她卻不會帶著解氏和窈娘,窈娘對這些事情還是聽沈臨風告訴她的。
然後,還孝敬給五城兵馬司讓他們幫忙維持秩序,總之耗費也算不得少。
但這些細節,她就不會隨便告訴別人了。
盧扇兒自己曾經也窮過,她是自然願意施粥的,可五十石實在是太多了。一石米平時約莫一兩,災年京中四五兩一石,也就是每日至少十五兩,這還不算其餘面和小菜,一日就二十多兩,她們跟著沈二夫人每日還要施粥十日,零零總總要花二百兩。
現在還有一個多月就進臘月了,過年要用銀錢的地方更多。
所以,盧扇兒就直接和沈二夫人道:“您和趙次輔的夫人一起施粥,我是個見不得大世面的,不如我就自個兒弄吧。”
在她這三位兒媳婦中,盧扇兒發現清大奶奶辦事不嬌氣,為人倒也不錯,倒是自己的得力助力,不像邵氏總是嬌氣的很,韓若華呢,是個一問搖頭三不知的。
故而,她喊來清大奶奶,清大奶奶倒是的確有手段,還對盧扇兒道:“其實咱們也不必用自己的銀子,我記得有幾位商婦之前求而不見,如今讓她們捐一些出來,太太只需在過年的時候請她們外廳坐坐,她們是很願意的。”
“還能如此?”盧扇兒突然覺得其實這個後宅實在是藏龍臥虎,只不過表面上看起來大家似乎都千人一面。
清大奶奶笑道:“太太若是信任我,我都辦好,也不必花家裡的銀錢。”
盧扇兒鬆了一口氣。
清大奶奶這次的確辦的很漂亮,窈娘在沈臨風面前道:“她的確是個有才幹的人,聽聞還讓某些衣著乾淨的災民幫忙熬粥,也算是物盡其責,還不耗費一文錢。”
“你也想讓商人捐助嗎?”沈臨風試探問起,因為他覺得窈孃的性格頗為清高。
窈娘則對沈臨風道:“我是想說這種法子人家能夠想出來,也不失為一個好法子,只是你現在作為清流,更要留心自己的名聲,我們耗損些錢財於我們而言是大樹飄一葉,可要是人家知曉我們請商婦們登堂入室,還拿人家的銀錢。我們並不知道底細,拿人家的手短,將來你要怎麼償還呢?”
如此,沈臨風才真心一笑:“知我者娘子也。”
同時,窈娘也道:“三房沒有和二房一起合辦,我聽聞二嬸和三房關係有些僵硬呢。”
“小寶寶,我是你姑姑啊,你還不認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