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點結束,郭去僱傭了幾個河石壩村的人,讓他們幫忙捉娃娃魚,必須要活的,捉到了可以打電話給他,他會按照每隻五十塊錢收,這個價格可謂是天價了,自然讓幾人興奮異常。
對了,為了方便聯絡,也為了處理一些緊急事情,郭去買了一臺迷你大哥大,同時在城裡的家裡安了一臺座機。
離開河石壩村,郭去直接回了城裡,目前他的目光會留在沙場,那裡會成為他未來幾年的聚寶盆。
怎麼才能賺錢?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
時機。
時機很重要,具有未來二十多年的眼光的郭去,自然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
當然這隻限於他前世印象深刻的事情,比如沙場,比如養豬,比如餵牛,凡是與農村人有關的事情,他差不多都知道,因為這些知識是融在骨子裡的。
像某雲,某騰,他沒法去與人打交道,為啥?因為玩不過別人,這不是慫,而是事實。
別人能成為首富,那自然是有能力的,這能力不止是商業上,還包括陰謀!
郭去覺得自己暫時幹不過別人,因為他沒有經歷過別人經歷的風雨。
一個人能成功要麼家裡有錢有勢,要麼經歷了別人不曾經歷的磨難,然而郭去經歷過嗎?
沒有。
他只是普通人,經歷的也是普通人所經歷的。
他唯一的優勢,就是在巨龍騰飛之前,按照自己的想法慢慢弄點錢。
所以,他就算想裝逼都沒機會,因為他真不是那種無腦裝逼的人。
……
小青沙場。
機遇無處不在,只是能看到的人少,而有膽放手一搏的人更少。
沙場的機遇就在這十來年,城裡幾年,鄉下幾年。
這幾年隨便一個沙場,都能賺到錢,這是事實,而更早之前,那市場就在更大的城市,至於之後,那就是沙場倒閉,最終只剩下幾個最大的沙場。
磚房替代木瓦房是趨勢,也是巨龍騰飛的先兆,所以這時候,沙場是真的掙錢,但只限於城裡,因為鄉下的老百姓要再過幾年,才會捨得去買沙石。
總而言之就是,現在縣裡的人開始願意買沙石,而鄉里不願意,鄉里更願意自己打沙石,因為這樣節約錢。
想要鄉里人願意購買沙石,那還得等幾年才行,因為他們還沒有嚐到改,革,開,放的甜頭,也就是還沒有放開手修房子的錢。
“怎麼樣?”來到沙場,看到自己買的兩輛車正在拉沙子,工人們正在一鏟子一鏟子的往車裡裝沙子,郭去拉著郭小青問到。
“還算可以,有五家在已經說好了,由我們沙場給他們提供沙石。”郭小青正色道,“不過,和另外一家比起來就差的遠了,他們如今至少給二十家人提供沙石,忙都忙不過來。”
“也就是說,這五家是因為排不上隊,才過來的?”郭去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郭小青苦笑,“是的,沒辦法人家一年多前就已經闖出了名堂,我們屬於後來者。”
後來者啊,也就是等於是分一杯羹的人,放在後世,那就是插足者,等於小三。
“沒關係,這是必經的過程,價格可以適當下調一下,先闖出名頭,等那邊找來了,再商量一下價格,那時候我們也能站住腳了。”
插足一個新興行業,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最好的辦法就是價格戰術!先降價處理,搶別人的客源,等到兩方都發現不對了(其實是對方),然後再來和平談判,穩定市場。
這是最簡單,也是最有用的辦法,郭去用過好多次了,百試不爽。
“好,那這五家的怎麼辦?價格都談妥了的。”郭小青有些拿不定主意,估計是捨不得錢。
郭去微微一笑,本來他想拍堂哥的肩膀的,可惜還有些難度,所以改為拍堂哥的手臂,“老祖宗都說: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想要賺錢。那就得學會吃虧,這幾年前我就已經說過了。其實每個行業都是一樣的,吃虧是福,你要正確理解這句話。”
郭小青聽得耳繭子都快出來了。主要是郭去說過太多次“吃虧是福”了,不過效果很明顯,如今他已學會思考了。
“小明,我知道了,價格就算調低了,但還要有傳播途徑才行,我們主動降低價格,然後讓他們幫著宣傳一下,這途徑就有了。”
“對,不要捨不得那點蠅頭小利,同時也要明白利益是我們商人的第二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