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裡坐著。
有時候又去關口看看,不時把爺爺和外公接下來住幾天,然後又把他倆送到關口,他們依舊惦念著那些野豬,那些果樹。
時間就在這休閒的生活中過去,轉眼就是一個暑假。
又是一個新的學期,又是一個開始。
學生的分配工作早已完成,尖子班的擇生標準,依舊是雙優生,或者兩科成績能達到一百八十分,而最低分不低於七十分的。
這是一個新的挑戰,郭去有些擔心,擔心教不好這群學生。
所以,在報名的三天間,他都不敢有絲毫鬆懈。
這又是不同的體驗,以前教的是尖子班,所以一直都是老師聯絡家長,也只有學生犯錯了,差不多到了“勸其退學”的程度,家長才會找到學校來。
而入讀尖子班的學生不一樣,或許家長在他們身上,看到了改變命運的希望,然後又與賺錢兩相權衡,覺得還是把孩子培養成才更為可靠。
於是大都數尖子班的學生,都是家長陪著來報名。
那類人都有,單親家庭的學生;家裡稍微富裕點的學生;家裡窮得接不開鍋;連服裝都是小學洗的泛白的校服的學生,就連鄉領導的子女也有。
各自不同家庭的學生,他們的性格不一樣,沒吃過苦的學生,臉上很容易就出現笑容,有時一句話又表現出叛逆,而吃過苦的學生,大多會隱忍,總是一副面無表情的樣子,甚至有的學生,在見到班主任老師的時候,眼光都有些躲閃,這是內心怯弱的學生。
這真是一個美妙的體驗,郭去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