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沒有贍養老人。
不過去都去了,不去看看又說不過去,於是喪著臉去了二舅家,他二舅依舊是個話不多的人,坐在角落裡,抽著旱菸,默默坐著。
估計是在想著過完元宵節就出去打工的事情。
……
初二,冰雪全都融化,有了太陽,所以暖意融融,這是個對家人來說,很重要的日子,家裡早早地做好了豐盛的早飯,等待著吳雯雯家人的到來。
結果自然是很滿意,估計吳雯雯跟她父母說過了,郭去家裡的情況。
新年的第三天,也就是大年初三,家裡殺了兩頭豬,然後當天下午就送去了吳雯雯家裡,這也就是送送茶了。初二時已經說好了辦酒席的日子,那邊十三十四,這邊十四十五。
元宵節前的幾天都是黃道吉日。
婚期很緊張,因為吳雯雯懷孕的事情,必須得早點結婚,這是女方的意思,男方支援這個決定。
郭母開始忙碌起來,整天盤算著辦酒席所需要的東西,然後記錄在冊,靜靜等待著正月十三的到來。
到了正月十三,村寨裡的村人全都來了,熱火朝天的辦菜,郭去親自跑到村裡去請人,讓他們幫忙去接親。
一切都是那麼突然,一切有人那麼的自然,一切都有了春節期間的熱鬧。
在農村,春節期間若是沒了酒席,也就沒了熱鬧的源頭,郭去深深知道這個道理。
趁著大家還沒外出打工,先通知了大家,他們才不會早早的出去。
要說最淳樸的也是這群村民,只要哪家有酒席,他們就會延遲外出打工賺錢的日期,所以這在某種程度上,讓人覺得溫暖,人生與這群人相識,真是讓人慶幸的事情。
正月十四中午,接親車隊出發,幾個小時過去,來到了紅色城市街上。
為了辦酒席,吳雯雯家裡人,已經把超市都搬空了,熱鬧非凡,郭去卻是又被灌醉了。
不醉不行,這是他的大日子,他是主人,別人敬酒,他必須喝,不喝不行,要的就是這喜慶的氣氛。
當天晚上就在這裡度過,第二天一早,接上新娘的車隊,往鄉下開去,路上的其他車輛,都知道這是接親隊伍,在一定程度上選擇禮讓。
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著。
酒席過去,又恢復了平靜,唯一不同之處,家裡多了吳雯雯——郭去的媳婦,郭父郭母的兒媳婦,老爺子的孫媳婦。
丫頭終於把稱呼,從姐該為了嫂嫂,喊第一句時,還搞得吳雯雯臉紅不已,不過還好,雖然有些害羞,但還是應了一聲。
……
開春,學校裡有忙碌起來,吳雯雯辭職在家,開始了養胎生活。
郭去白天在學校,下班時回家,回家後總是抱著吳雯雯回屋,然後想聽聽她肚子裡的動靜,卻被吳雯雯翻了白眼。
不過郭去樂此不疲。
他的中學已經修建好了,只剩下粉刷,然後通氣,然後就可以正式開始招生。
物件是所有人,窮著,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的孩子,都可以以低學費進去就讀,其中若是有成績優異,而又願意學習的,可以贏得免費就讀的機會。
這樣做是會虧本的,所以學校還有另一個政策,以高學費招收其他學習不好的學生,每年三四萬,實行封閉式軍事化管理。
老師工資很高,但一切的前提是學校要在三年之內成為全縣最好的初中。
……
丫頭最終考上了大學,她沒有去最高學府,而是去了白娘子與許仙相遇的地方就讀。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人生,郭去不願意干涉自己妹妹的生活,只要她時常回家看看。
就好。
好像沒什麼可以說的了,那就就此結束吧。
這是一個沒有結局的結局,因為人生百態,沒有人能體味完。
…全書完。…